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20查看
  • 3回复

[热管理]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热管理系统解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25 14: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电驱动系统在驱动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将电池包的电能转化成电机转动的动能。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车用电机和控制器的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大,运行环境苛刻。内部元器件过温会导致电驱动系统违背整体的热安全目标,甚至降低系统寿命。如果不对电驱动系统做合适的保护,控制器有可能由于内部器件烧坏而失效,电机也有可能发生不可逆退磁。  合适的热保护是指在恶劣条件下,控制器一旦监测到某个位置的温度超过限值,就采取功率/扭矩降额措施。所以热保护问题就转化成至少在有热风险的环境下要实时获取关键位置温度。

1、温度的获取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通过温度传感器直接采样获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软件逻辑简单,无需建模标定;而缺点是布置多个传感器增加硬件失效风险,成本增加,工艺更复杂,有些位置无法布置传感器,如电机转子,此外传感器直接测量的温度不代表该部件最热点的温度,不能很好的起到保护作用。  通过模型计算获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硬件失效风险小,缺点是软件逻辑复杂,标定难度大。  联合电子最新一代电机控制器平台Gen3evo已集成了热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获得控制器内部功率模块温度、冷却水温度和电机转子温度。(如下图所示)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热管理系统解析w1.jpg

图 1热模型示意图

2、热模型标定与验证

控制器实时监测的温度是模型计算温度而不是真实温度,为了能让模型计算温度和真实温度保持一致,需要给模型配置合适的参数,因此必需要进行标定和验证工作,确保计算的温度真实有效。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热管理系统解析w2.jpg

图 2 联合电子电驱动系统热模型台架标定流程图   联合电子的热模型标定全部采用自动化测试与验证方案,采用峰值功率超过300kW,最高转速可达20000rpm的大功率台架进行标定,测试数据获取后采用成熟的算法可以计算电机控制器和电机关键位置的温度,模型计算温度和实际温度偏差小,满足更高精度要求。

3、热模型的具体应用和客户获益

目前联合电子的控制器和电机热模型已成功应用于包括电桥、P2、eDCT在内的多种不同车辆拓扑的客户项目,热模型在各种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结合电驱动系统产品的热模型,可以为整车企业带来以下收益:

01  降低成本、降低硬件失效风险

与传感器直接测量温度的方案相比,用模型计算温度,去掉了多余的温度传感器,可以让整车企业不仅减少额外硬件成本,而且结合相关功能软件可以使用更多功能。在减少硬件传感器的同时也降低了控制器的硬件失效风险,增加了控制器和电机产品的可靠性。

02  保障性能发挥

在热模型的保护下,整车企业可以进行各种极限、耐久工况的测试,让控制器和电机在发挥出当前状态下最大性能的同时不用考虑过温烧坏的问题。

  03  增加温度诊断功能

当冷却水流量或温度异常时,整车企业可以及时通过控制器发出的温度指示信号及时发现冷却问题。遇到意外突发情况,能够及时预警,确保安全。

04   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当出现产品过温时,控制器可以及时发出信号让整车降功率行驶,如果温度继续升高,车辆不允许继续行驶直至温度降至合理范围内。充分保障驾驶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05  优化扭矩控制

整车企业可以更准确的实现扭矩控制和能量管理,也提供给驾驶者更好的车辆驾驶体验。让使用者体验更好,用的更安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25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热管理系统解析,电驱动系统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能。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及安全,温度的获取至关重要。温度的获取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1. 通过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这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传感器能实时感知电机和控制器关键部位的温度,当超过设定值时,热保护系统立即启动,采取功率/扭矩降额等措施,确保系统安全。

此方法成熟可靠,但在极端环境下,传感器的准确性和耐久性需严格把控。此外,传感器的布置和选型需充分考虑其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确保能准确反映实际温度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电驱动系统的热安全,延长系统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6-3-2025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热管理系统解析如下:电驱动系统在驱动车辆行驶时,需有效管理热能以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热能的管理涉及温度的实时监测与精确控制。

对于温度的获取,常用的方法包括两种:一是通过温度传感器直接获取关键位置的温度数据,这是一种直接且准确的方法,能够实时反映系统的工作状态;二是通过热模型间接计算温度,这种方法更为复杂,但在某些场景下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为确保电驱动系统的热安全,合适的热保护措施至关重要。当控制器监测到温度超过限值时,应立即采取功率/扭矩降额措施,防止内部元器件损坏。热保护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热风险环境下实时获取关键位置的温度,以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25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热管理系统是确保电驱动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电驱动系统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能,为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温度的准确获取至关重要。

温度的获取一般通过两种方法:

1. 直接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这是一种常见且可靠的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电驱动系统关键位置的温度数据。温度传感器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环境。

2. 间接通过算法进行估算。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结构或成本的限制,无法直接安装温度传感器,此时可以通过电驱动系统的其他参数,结合控制算法来估算温度。这种方法虽然精度稍逊于直接测量,但在特定场景下仍具有应用价值。

为确保电驱动系统的热安全,必须实时获取关键位置的温度,并采取合适的热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4-4-2025 16:00 , Processed in 0.263593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