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26查看
  • 0回复

[Simulink] MBD闲谈 第04期:前景难测的MBD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2024 09: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全文约3134字,你将看到以下内容:

    已经成熟的MBD

    从第三方看MBD

    MBD还可以怎么发展

    下期预告


1 已经成熟的MBD

或多或少,有一部分读者可能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MBD(Model-Based Design)是未来的趋势。我在学校里的时候上课的教授这样说,工作后接触到的部分工程师也这么认为。

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关于MBD,网络上有很多悲观的观点,这里引用一条:
CSDN:没有做MBD的吗https://bbs.csdn.net/topics/392078399

虽然我专门开了这个公众号写MBD的东西,我依然会客观的评价MBD。但要准确、全面地评价MBD,我个人的力量难以企及的。本文的大部分观点偏主观,仅供参考。

先说说我的结论:以我现在看到的行业情况,我认为MBD可能很难有更大的发展了,有可能目前的现状就是MBD成熟的样子。这不算悲观的观点,我对MBD的未来保持冷静的中立态度。(先立个Flag防打脸,如果MBD今后大放异彩,那只能说现在的我见识短浅,我是希望有这样的一天)

那么,为什么我眼中的MBD是已经是“成熟的样子”?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有不少大的或小的企业在使用MBD进行开发

- 各行各业都能看到MBD的影子,但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

    有充分多的HIL/RCP硬件方案公司

- 例如dSPACE、Speedgoat、MotoHawk、意昂、IPG等

    主流MCU厂商开发功能较为齐全MBD工具包

    部分高校的汽车相关专业会系统介绍和学习MBD

    MATLAB建模分析的思想已经非常普遍


MBD闲谈 第04期:前景难测的MBDw1.jpg

Speedgoat实时目标机 - From Speedgoat

我们要注意一点的是,MBD是一个很细分的领域,它也已经发展很多年了,而且它也并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案,所以能有工程师在项目中用到MBD,能有很多学生在学习MBD,这已经是充分发展的结局了。

Tips:MBD具体发展时间线尚待考证,但国内在2010年前后就有相关的书籍,国外更早可能能追溯到2000年以前。实际上HIL这种测试方法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文献[1]提到最早的HIL可以追溯到1910年。MBD的出现不是偶然,因为科研人员建立模型的思想早于计算机的出现(例如风洞),计算机出现后,工程师又开始选择这种数字的方式建模而已。

或者从更加广泛、不严格的意义上讲,当我们考虑一个项目的时候用到了建模分析的思想,就已经涉及到MBD的部分内容。就像上一期提到的,MBD并不是无代码接触,而是通过建立模型,简化不重要和低效的部分(写代码、调试),将重点放在算法的建立和验证上面。

如果将手写代码的范围从底层驱动延伸到算法代码,省去了自动代码生成的环节,也可以称为“泛MBD”,当然效率就大打折扣,而且很多验证做不了(例如SIL、PIL),但依然可以是围绕模型展开开发,HIL依然可以验证。如果接受“泛MBD”这个概念的话,MBD的发展领域就更加庞大了。

所以实际开发中,也存在前期通过建模分析和验证算法,然后根据算法模型手写代码的开发形式。我认为这是一种MBD和传统开发方法的结合,毕竟很多人对自动生成的代码的执行效率抱有疑虑。

后续的讨论中,我们还是以严格意义的MBD为主,即具有自动代码生成和自动文档管理的,遵守基本V型开发流程的MBD。

2 从第三方看MBD

我们往往受限于自己的行业和工作范围,很难对MBD自身做出客观的评价,所以我们找找第三方来看看MBD。首先要弄清楚的是MBD有哪些玩家,我总结了以下这些:


    MathWorks等建模公司

    HIL/RCP硬件方案公司

    芯片厂商

    以机械、汽车为主的部分学生

    汽车、航空行业的部分工程师

    部分高校实验室

    很少量的其他群体


MBD闲谈 第04期:前景难测的MBDw2.jpg

MathWorks等建模公司  - From TI

其中前两者是MBD的主要推动者和建设者,芯片厂商属于参与者,剩下的这部分群体就只是“消费者”,使用前面开发的工具而已。

可以看到,MBD的玩家是很小的一个群体,除了HIL/RCP硬件方案公司靠着MBD做生意,其他群体都是部分地参与。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做HIL/RCP硬件方案的公司很少,至少我了解的没有超过10家。

这些群体之外就可以是第三方,当然,没有哪个第三方会直接对MBD评头论足,能够关心和了解MBD只有领域内的人。所以我们看看第三方在做什么,我收集了几个事件:

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由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发展,带动程序员这个岗位的火热,编程这一项技术也传播得更广了,接受度也更高了。在我看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本质是,数字世界能极大的提高生活生产效率。所以程序员会越来越多,现在是移动互联网,以后是其他行业(当然也会更加卷)。MBD这种自动代码生成的需求也没有那么旺盛了。

2. 软件定义汽车

我找工作的时候,有一件很尴尬的情况:部分汽车主机厂,不招汽车专业的毕业生。

MBD闲谈 第04期:前景难测的MBDw3.jpg

小丑竟是我自己 - From Internet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现在造车,不是机械设计,而是软件设计,无人驾驶技术需要的也是写代码的程序员。可以这样说,MBD方便的就是汽车、机械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就是怎么建模,计算机专业的程序员不喜欢建模,喜欢写代码。

3. 非MCU芯片厂商不做MBD工具包
大家可以去检索一下,非MCU芯片厂商,例如三星、高通、华为海思、联发科等公司,它们是有汽车业务的,也有汽车芯片,但没有一家提供了MBD工具包。

MBD闲谈 第04期:前景难测的MBDw4.jpg

华为海思·智慧出行 - From HISILICON

原因就在,从整个软件的全局来看,能够使用结构化的建模实现算法的,实际很少很少,互联网不需要,汽车的上层软件也不需要,只有在较为底层的MCU控制领域有需求。所以MBD注定不是上层的设计方法。

4. 无代码编程
其实在非MBD领域,也有无代码编程的发展,这里引用两个知乎上的链接:
知乎文章:无代码编程https://zhuanlan.zhihu.com/p/61288928?utm_source=wechat_session
知乎问题:无代码编程会是以后的趋势吗?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13800

我觉得无代码编程和MBD是有着相同的思想的,即将繁琐的、重复性的部分封装起来,利用工具进行辅助;而核心的、重要的部分使用结构化、图形化的方法实现。和MBD一样,无代码编程也只能应用在特定场合。

我想引用这四个“第三方”事件,来指示MBD的技术定位,不知道读者能从上面的四个事件中读到什么。

但我想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发达,MBD作为一种较为底层的、具有专用性的辅助工具,很难适用于复杂的上层软件设计。这也是我认为MBD很难有更大发展的核心论点。

千人千面,有可能读者看到上面的四个事件,会得出和我不同的观点,欢迎讨论。

3 MBD还可以怎么发展

上面似乎一直在给MBD泼冷水,但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太平洋的确很大,难道体育馆的游泳池不能自由泳吗?

我依然对MBD是具有浓厚的兴趣,也希望了解更多MBD的技术,所以才会在这里分享我的一些观点。我相信MBD这个领域还是具有足够的容量容纳新的玩家,也还值得我们在其中探索新的发展。

这里我简单地谈一谈做MBD可能发展的方向,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点:


    建模和代码合二为一

建模思想是很重要,也很有效的,它是通过模型来分析问题,但以往的方式总是将分析和实施割裂开来,而利用MBD可以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可以达到快速验证的效果(快速原型),提高项目初期的的效率。


    学习和试验平台

不需要过多的计算机理论基础,MBD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汽车电子、嵌入式控制器的入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MBD可以搭建较为低成本的快速试验平台,可以验证控制算法可行性。


    MCU嵌入式的便利化

由于MBD引入了结构化、图形化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使MCU嵌入式变得更加友好,对普通人(非程序员)来说接受度也可以更高,利用MBD工具包,开发简单的demo项目是完全可以不接触代码的。

上面提到的这三点目前并不完美,自己实际操作过就会有体会。例如要搭建一个MBD快速验证平台,对个人来说依然不是“低成本”,动辄几万块的仿真机可不是每个人都玩得起的,企业使用的版本那得几十上百万了。

所以这也是现在的MBD需要发展的地方。我希望能让上面这三点更加亲民、友好,更加简单。我很羡慕那些电子DIY的大佬,做一些很酷炫的东西,但有了MBD,可能会让更多非专业人士接触到这一行。

4 下期预告

马上到五一节了,所以我打算在五一节后开始实战分享。下期是MBD闲谈系列的最后一期,我会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把还没说到的部分、零散的信息在下期中补充。

参考文献:

[1] Nikolay Brayanov, etc. Review of hardware-in-the-loop - a hundred years progress in the pseudo-real testing.

MBD闲谈 第04期:前景难测的MBDw5.jpg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会持续更新更多原创文章

与我交流讨论

由于新开通的公众号均不支持留言,欢迎给我发私信,我会及时回复的
MBD闲谈 第04期:前景难测的MBDw6.jpg


版权归autoMBD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12-2024 03:56 , Processed in 0.33131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