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070查看
  • 0回复

回流焊和通孔回流焊(THD)的SMT精益组装技术及缺陷诊断分析--汽车工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8-2015 11:1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5-2017 20: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课程对象
      *电子制造生产企业:生产工程师、制程工程师、工艺工程师、产品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品质工程师、元件采购工程师、NPI工程师、SMT制造、品质、工艺、新品试制主管;
      * 军工单位、研究院所:工艺研究员\品质工程师、设计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品质工程师;

    课程背景:
      无铅回流焊技术历经多年发展,技术成熟工艺窗口(PWI)宽泛,对于普通电子产品的成功焊接,大家一般能驾轻就熟。不过,对于插装器件(THD)、混合制程器件(Hybrid Process Component),以及01005、CSP和POP(Package On Package)等特殊元器件的牢固焊接,却仍有许多技术难点、工艺细节亟待改善。
      通孔回流焊接THR(Through-hole Reflow)技术日前应用广泛,不过有关PCB的DFM、钢网载具的设计,以及印刷、贴装、回焊、检测等技术,尤其是混合制程器件的返修(见下图),大家仍显经验不足且实践层面问题较多,特别需要多做这方面的交流与学习。
      课程特点:
      本课程的特点:讲师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是业内少有的系统讲解回流焊技术和通孔回流器件(THD)组装工艺方面的精品课程。针对回流焊工艺核心技术进行深入剖析,依靠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学员拨云见日,找到回流焊接技术的症结,同时将介绍最新型的汽相回流焊,电磁感应焊、激光回流焊等先进技术,以特定要求的电子组装提供参考与帮助。
      本课程结合回流焊炉的原理探讨温度曲线的测试管控方法,并重点解析回流焊与通孔回流焊器件的SMT组装整体工艺解决方案,从而取得这些器件可靠的焊接质量。

    课程收益:
    1.了解回流焊炉的工作原理、设备结构和重要技术特性;
    2.掌握回流焊工艺核心技术并参数设定方法进行深入剖析;
    3.掌握通孔回焊和混合制程器件的结构特点、印制板的DFM;
    4.掌握通孔和混合制程器件之SMT印刷、贴片、回焊的工艺要点;
    5.掌握PCBA外观目检、问题侦测、缺陷返修的方法;
    6.掌握混合制程器件焊点的外观检验和失效分析技术;
    7.掌握回流焊炉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8.掌握回流焊工艺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课程大纲
    0.前言:通孔回流焊技术的应用背景介绍
      为达到机械和电气连接目的,利用熔点较低的锡合金把其他熔点较高的个体金属连接在一起的技术手段叫锡钎焊。
    目前电子组装的锡钎焊接技术,主要有回流焊、波峰焊、电磁感应焊、激光焊、手工焊和机器人自动焊等多种类型。而通孔回流焊技术(THR Technology)结合了SMT和THT技术的各自优点。
      通孔回流焊技术也被称为“引脚浸锡膏通孔制程”PIP(Pin-In-Paste)或“侵入式回流焊”PIHR(Pin-In-Hole Reflow)技术,它主要利用了表面组装工艺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回流焊接技术的优点。
    一、回流焊的技术特性、设备结构和指标参数
    1.1 SMT软钎焊点的形成原理和应用范围;
    1.2 回流焊的工作原理和重要技术特性;
    1.3 回流焊炉的基本结构和重要部件作用;
    1.4 波峰焊、选择焊、手工焊的各自技术局限;
    1.5 通孔回流焊与波峰焊工艺优劣对比;
    1.6 回流焊设备工艺窗口技术指标(PWI)解析。
    二、回流焊工艺核心技术和参数设定方法
    2.1 决定回流焊点质量的若干要素;
    2.2 回流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控制要点;
    2.3 回流通孔焊接点的一般特性;
    2.4 回流焊接工艺曲线和工艺窗口规范;
    2.5 回流焊温度曲线(Reflow Profile)测量控制的工艺要点;
    2.6 回流焊炉在保证焊点品质前提下降低氮气损耗方法;
    2.7 双轨道和八温区回流炉做无铅THR等复杂产品的注意事项。
    三、微形焊点和THR的低银化焊料、氮气、助焊剂活性的综合Cost Down解决方案
    3.1 无铅回流焊微形焊点和THR对锡膏特性要求;
    3.2 氮气在无铅回流焊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3 焊料性价比问题及低银化无铅焊料的推广应用;
    3.4 焊锡膏助焊剂活性的选择依据。
    四、通孔回焊和混合制程器件的结构特点和印制板的DFM
    4.1 表面与插装混合制程器件的结构特点;
    4.2 SMT PCB实施DFM的基本内容;
    4.3 搞好DFM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4.4 THR器件和混合制程器件对PCB的DFM要求;
    4.5 电镀通孔(PTH)的设计规范要求;
    4.6 插装器件(THD)引脚与PTH匹配及剪脚长度;
    4.7 IPC-7351和ANSI/IPC-2222等标准对PTH焊盘设计规范;
    4.8 载板治具及夹具合理设计的若干要素。
    五、通孔和混合制程器件之SMT印刷、贴装、回焊、检测和返修等工艺技术要点
    5.1 通孔回流和混合制程器件的引脚长度、引脚直径与PTH匹配问题;
    器件耐温规格、引脚长度、引脚与PTH匹配
    5.2 搞好通孔和混合制程器件的焊锡涂覆要点;
    焊锡品质、模板设计、印刷工艺、載板夾具
    5.3 搞好通孔、混合制程器件的貼装工艺;
    贴装前焊锡涂覆品质、贴装精度、贴装后检验
    5.4 搞好通孔回焊和混合制程器件的回焊要素;
    测温板的制作、升温斜率、回流时间&温度、降 温速率、充氮浓度、混合器件夹具.
    六、回流焊炉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6.1 回流焊接中常见的故障模式和原理;
    开机系统、传送系统、加热系统、热风回流系统、氮气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故障;
    6.2 各种故障模式的解决和预防方法;
    6.3 回流焊炉的维护保养要点.
    6.4 无铅回流焊炉的常见问题和排除;
    七、混合制程器件外观目检、缺陷诊测分析、返修的方法
    7.1 PCBA的外观目检及相关标准(IPC-A-610E);
    7.2 混合制程器件的问题侦测方法;
    7.3 通孔回流焊器件的返修技术;
    7.4 混合制程器件的返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八、回流焊Profile设置不当造成的焊接品质缺陷实例
    8.1 无铅SMD焊接典型工艺缺陷分析诊断与解决:
    PCB分层与变形;POP/CSP曲翘变形导致虚焊、开路;焊盘剥离;热损伤(Thermal damage);01005竖碑、BGA/CSP表面裂纹、空洞、锡珠、气孔、润湿不良。
    8.2 PTH插脚的焊接不良诊断与解决
    空洞\爬锡不足;连锡\锡珠\少锡\冰柱\助焊剂残留;PCB翘曲\起泡\分层\变色;底面元器件脱落、歪斜、浮高;焊点发黄;PCBA脏污。
    8.3 IPC外观不良经典案例的诊断与解决
    IPC-A-610E中插装元器件的1级和2级产品,改善为3级产品的方案解析。
    九、新型特殊回流焊接技术及其应用
    9.1 汽相回流焊接技术原因及其应用
    9.2 电磁感应焊接技术原因及其特殊应用
    9.3 激光回流焊接技术原因及其特殊应用
    十、总结与讨论


    课程主讲
      杨老师 
      优秀实战型专业技术讲师
      SMT焊接工艺资深顾问,广东省电子学会SMT专委会高级委员。
      专业背景:10多年来,杨先生在高科技企业从事产品制程工艺技术和新产品导入及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SMT现场经验和制程工艺改善的成功案例。杨先生自2000年始从事SMT的工艺技术及管理工作,先任职于ME 、IE 、NPI 、PE 、PM等多个部门的重要职务,对SMT的设备调试、工业工程、制程工艺、质量管理、新产品导入及项目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杨先生通过长期不懈的学习、探索与总结,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EMS企业及SMT工厂完整实用的实践经验及理论。
      在SMT的各种专业杂志、高端学术会议和报刊上,杨先生已发表论文30多篇三十余万字;并经常应邀在SMT的各种专业研讨会上做工艺技术的演讲,深受业界同仁的好评。
      杨老师对SMT生产管理、工艺技术和制程改善、新型焊接技术等方面深有研究,多次在《现代表面贴装资讯》杂志及相关会议的年度论文评选中获奖。譬如2012年的“3D阶梯模板在SMT特殊制程及器件上的应用技术”获一等奖,2011年的“如何提高FPT器件在FPC上之组装良率及可靠性”获二等奖,2010年的“通孔回流焊技术在混合制程器件上的应用研究”获三等奖。在前两年的中国电子协会主办编辑的“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中,杨先生被选入的论文就多达十三篇之多,是所有入选文章中最多的作者。
      辅导过的典型企业:
      捷普、长城开发、中兴、中软信达、诺基亚西门子、捷普、达富电脑、东芝信息、宇龙、天珑科技、臻鼎科技、东莞东聚电子、诺基亚西门子、达富电脑期凯菲尔、欧朗、烽火通信、TCL和鸿鹰电子COB事业部、福建福星、普思、英业达、福州高意通讯、斯达克听力、东方通信、华立仪表、科世达、金铭科技、金众电子、蓝微电子、捷普科技等知名大型企业。
    --------------------------------------------------------------------------------------------------------------------------------------------------
    联系方式:
    --------------------------------------------------------------------------------------------------------------------------------------------------
    汽车工程师之家全年培训目录
    培训方式:企业内训3天----该课程全年有效联 系 人:张先生
    电话:13038325513
    手机:13038325513
    微信号:cartech8_cq
    QQ:542334618
    邮箱:qchjl_admin@126.com
    重庆卡特柯科技有限公司(汽车工程师之家)
    网上自动报名系统,报名后我们会主动联系你:
    http://www.cartech8.com/plugin.php?id=hejin_forms&formid=8
    --------------------------------------------------------------------------------------------------------------------------------------------------
    相关文章:
    --------------------------------------------------------------------------------------------------------------------------------------------------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该如何真正落实
    春节前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将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人力资源管理界以及法律界轰动一时,对于劳务派遣员工来说应该是一件大好的会是福音吗?该规定是继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规定、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之后进一步明确劳务派遣的约束。
        劳务派遣用工模式与其他用工模式一样也是一种法律认可的用工模式,在国外很早就实行这种模式,而且国外的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观念和意识被企业和员工广泛接受而且实施的非常好。为什么这种模式一到中国就被劳动者深恶痛绝呢?目前,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规避法律风险 二.降低用工成本。
    一.本次劳务派遣规定的新亮点主要表现在:
    1.明确了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用工范围由谁确定
       根据该规定第三条规定: 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用工单位决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辅助性岗位,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在用工单位内公示。明确了企业使用辅助性派遣劳动者岗位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并在用工单位内公示。根据当前中国企业的特点,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只是形式问题,最后还是取决于企业方。作为企业HR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如果采用辅助性用工,民主程序要进行,必须保留会议通知、会议纪要、拍照的照片、会议签到表、一致通过的决议签字单;(2)在企业内部进行公示,并且拍照记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规定中只是提出临时性岗位不超过6个月,而辅助性、替代性岗位并未提及。
    2.明确了劳务派遣工使用的比例
        根据该规定第四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前款所称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
    计算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用工单位是指依照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这一条是很多企业最头痛的事情,因为在一些制造业、服务业劳务派遣用工的比例远远超过这比例。当然规定业给予了企业的过渡时间。在该规定中第28条明确了这一点。用工单位在本规定施行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数量超过其用工总量10%的,应当制定调整用工方案,于本规定施行之日起2年内降至规定比例。但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公布前已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期限届满日期在本规定施行之日起2年后的,可以依法继续履行至期限届满。用工单位应当将制定的调整用工方案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笔者认为虽然规定明确了在两年内必须达到10%的要求,但是规定只是规定,还是在于劳动行政部门的不折不扣的执行,如果不执行也是空。如今劳务派遣的重灾区恰恰是在国有企业,而集团型国有企业的总裁一般都是人大代表,他们一般与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没达到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劳务派遣工不发生群体性争议。因此只能说尽量去该,达到10%的这个比例边走边看,看看别人是怎么走的。作为企业的HR管理人员,应该建议企业高层针对企业现状采用不同的用工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劳务外包、项目外包、管理外包等。

    3.明确了行外包之名,实质性是派遣的外包

    在规定中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按照本规定处理。这一条主要是堵当前部分国企单位都在进行行外包知名,而实际上在走劳务派遣之老路。也就是在企业之间名义上双方签订外包承揽协议,发票开具承包费。让笔者疑惑的是在规定的草案中是明确了怎么算外包,比如在草案中提到的用工单位不对外包人员的直接管理,在规定中没有指出。同时也预言,这种用工模式也必将延续一段时间,因为暂时大家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只能靠时间去解决。HR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1.该承包单位是否有承包的经营范围和相应的资质审核。如果没有相应的经营范围和资质,最后出现问题就企业自己承担。2.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用工模式与业务模式。

    4.关于跨地区劳务派遣的社会保险问题

       在规定第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在用工单位所在地为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被派遣劳动者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另外在规定第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在用工单位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的,由分支机构为被派遣劳动者办理参保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务派遣单位未在用工单位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的,由用工单位代劳务派遣单位为被派遣劳动者办理参保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上两条明确了劳务派遣用工的社会保险必须在用工单位所在地缴纳,这对劳务派遣工就是在用工单位所在地而劳务派遣单位是异地的员工来说应该是件好事。因为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部分就不是按照12%进行转移,这也保障了劳务派遣工的相应权益。对上海的劳务派遣公司进行外地企业进行劳务派遣应该是一件好事。


    二.当前劳务派遣存在的现状

    1.劳务派遣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当前劳务派遣单位在国内离国际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劳务派遣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基本都是唯利是图。大部分都是由以前的街头职业介绍起家的。与劳务派遣工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走的时候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利用威胁手段逼劳务派遣工离职的派遣公司等现象仍旧存在。基本都是三张桌子两张板凳,企业的现金流得不到保障,很难做到履行合同的能力。
    2.同工同酬只是美好的幻想
        同工同酬问题一直是劳务派遣工最期盼也是最深恶痛绝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只是在规定中简单的提到,并没有深入的解释同工同酬的具体含义和范围。当前关键是不同酬的问题。特别是国企的福利,比如职业年金、补充公积金,过年过节的相关福利标准也比正式工要低甚至没有。笔者认为,在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同工同酬才是真正的核心实质性问题,而遗憾的是并没有详细指出,也许在各地方的实施细则中也许会指出,但是现在劳动行政部门的领导们基本不会去制定,因为枪打出头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3.劳务派遣公司不规范的经营与获利

       众所周知,劳务派遣公司主要是靠劳务派遣费作为主要收入,但是这绝对说你是外行。劳务派遣单位获利的方式主要有:(1).劳务派遣公司会变相的收取工作介绍费.一般是进入用工单位的第一个月的工资。特别是用工单位是知名外企或者是国企。对这种工作介绍费用大部分劳动者基本都是认同的。只要派遣员工没有争议基本就过了。(2).少缴社会保险或者不为派遣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劳务派遣公司老总深知劳务派遣工的流动性很大。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劳务派遣工在用工单位做了几天时间或者做了一段时间都会要求用工单位支付社会保险费,劳务派遣公司开具发票,而且因为是社会保险费,发票的金额是无需缴纳税金。用工单位只要拿到发票就代表已经履行了义务。恰恰劳务派遣单位刚好钻了这个空子,将社会保险费不交,也不办用工手续,社会保险费就钻进了劳务派遣公司的口袋,只有等东窗事发才知道。另外还有些劳务派遣工只在用工单位做了几天,根本不要工资,甚至有的在派遣合同中还注明如果第一个月没做满第一个月没工资的约定。但是劳务派遣公司会找用工单位支付。这样劳务派遣工只要不找劳务派遣公司要工资,这个费用也进入到劳务派遣公司的口袋。(3)利用政策钻残疾人保障金的空子。根据残疾人相关政策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缴纳残疾人保障金,如果单位有用残疾人就可以进行抵扣。于是劳务派遣公司就到处借残疾人证书,利用残疾人证书向人保部门进行政策申请,劳务派遣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工资总额的1.6%向用工单位收取残疾人保障金,赚取残疾人保障金的差额部分,费用如果人数很多,费用相当可观。(4)其他可以钻政策的部分。比如上海户籍的档案管理费用等。

    三.劳务派遣规定的积极应对
    1.用工单位与用人单位要根据规定的精神,积极应对。法律法规已经实施成为事实。因此企业不要想象还有什么改变,因此需要改变用工模式和业务发展模式。
    2.积极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对现有员工进行专业技能提升,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当前人保部门都有一些政府补贴培训政策,可以积极争取,借力打力。
    3.利用信息化,程控自动化,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企业要规范企业流程、制定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利用流程管人、制度管事。建立指导手册,去除无效多余的流程。
    4.借力打力,实行外包。外包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未来项目外包、劳务外包、事务外包、管理外包都是外来的趋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2-2025 08:03 , Processed in 0.19444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