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612查看
  • 1回复

汽车VIN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3-2017 08:5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3-2017 19: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想知道哪里能够获得VIN码数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1-2017 09: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辆识别代号VIN的构成及编制方法:
    术语和定义: 1.车辆识别代号(VIN):为了识别某一辆车,由车辆制造厂为该车指定的一组字码。
    2.承载式车身:无独立车架的整体车身结构形式。
                 3.半承载式车身:车身与车架刚性连接,车身部分承载的结构形式。
                 4.非承载式车身:悬置于车架上的车身结构形式。
    VIN允许使用的字符:
    a:阿拉伯数字:1.2.3.4.5.6.7.8.9
    b:大写罗马字母:A.B.C.D.E.F.G.H.J.K.L.M.N.P.R.S.T.U.V.W.X.Y.Z
    (字母:I.O.Q.不能使用)
    VIN应由三部分组成:车辆识别代号的第一部分为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第二部分为车辆说明部分(VDS)、第三部分为车辆指示部分(VIS),如图1所示。
    WMI         VDS              VIS
    □□□   ◎◎◎◎◎ ●  ◎□〇〇〇〇〇〇
                                                                            
    生产顺序号
                                                                                    装配厂
                                                                                    年份
                                             检验位
    车辆特征代码
                                              制造厂
                                            国别
    地理区域
    □——代表字母;  ◎/●——代表字母或数字;  ○——代表数字
    图1  车辆识别代号(VIN)的构成及含义
    4.3.3  本公司各类汽车的WMI按下列规定使用。
    4.3.3.1  N1类(最大设计总质量≤3 500 kg)载货汽车(包括低速货车、非完整车辆):VIN的前三位用“LVA”。
    4.3.3.2  N2和N3类(最大设计总质量>3 500 kg)载货汽车(包括低速货车、非完整车辆):VIN的前三位用“LVB”。
    4.3.3.3  M类乘用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客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超过9个座位的)汽车:用“LVC” (包括非完整车辆)。
    4.3.3.4  O类挂车:用“LVD”。
    4.4  第二部分——车辆说明部分(VDS)用六位字码组成
    4.4.1  通过此部分的第1~5位字码应能识别车辆的主要特征,对不同类型的车辆其含义不同。根据不同的WMI,VDS的含义及使用字符按第5章的规定执行。
    检验位
    VIN的第九位(VDS的第6位)字码为检验位,其确定方法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
    第三部分——车辆指示部分(VIS)由八位字码组成,用以表达每一具体车辆的生产年份、装配厂及生产顺序号,其具体编制规则按第6章的规定执行。
    5  VDS的编制规则
    5.1  M类汽车(包括乘用车、客车)VDS的编制规则
    M类汽车(包括乘用车、客车)VDS编制规则见图2。

    WMI           VDS                   VIS
    □□□   ◎ ◎ ◎ ◎ ◎ ●   ◎□〇〇〇〇〇〇
                                                                            
                             VIS(车辆指示部分)
                                                                                    
                                                                                      检验位
    制动及变速器操纵类型
                                                      发动机类型
                                                                             整车车身类型/底盘发动机布置
    整车总长/底盘总质量
                                                      车辆的类型
                                                   
                                               LVC
                                           
    □——代表字母;  ◎/●——代表字母或数字;  ○——代表数字
    图2  M类汽车(包括乘用车、客车)VDS的编制规则
    5.1.1  VDS的第一位表示车辆的类型,九座以下(包括9座)乘用车用代码“P”,九座以上的客车用代码“B”,乘用车和客车底盘用代码“D”,其代码及含义见表1。
    表1  车辆类型代码及含义
    含义(车辆的类型)
    代码

    乘用车
    P

    客车
    B

    乘用车底盘、客车底盘
    D

    5.1.2  VDS的第二位,其代码及含义见表2、表3,具体的讲,承载式车身的乘用车和客车用表2整车车辆的总长代码替代。非承载式车身的乘用车和客车用表3乘用车及客车底盘总质量代码来替代。
    5.1.2.1 乘用车及客车整车,表示车辆的总长,其代码及含义见表2。
    表2  乘用车及客车整车车辆的总长代码及含义
    含义(车辆总长,mm)
    代码

    ≤3500
    1

    >3500~<6000
    2

    >6000~<10000
    3

    ≥10000
    4





    5.1.2.2乘用车及客车底盘,表示总质量,其代码及含义见表3。



    表3   乘用车及客车底盘总质量代码及含义
    含义(总质量,kg)
    代码

    ≤1800
    1

    >1800~≤3500
    2

    >3500~≤6000
    3

    >6000~≤12000
    4

    >12000~≤16000
    5

    >16000~≤25000
    6

    >25000
    7

    5.1.3  VDS的第三位代码及含义见表4、表5。
    5.1.3.1 乘用车及客车整车,表示整车车身类型,凡是承载式和半承载式车身的乘用车和客车VDS中第三位用表4中的相应代码替代,其代码及含义见表4。凡是非承载式车身的乘用车和客车VDS中第三位用表5中底盘发动机的布置型式的相应代码替代。其代码及含义见表5。
    表4  乘用车及客车整车车身类型代码及含义
    含义(车身类型)
    代码
    含义(车身类型)
    代码

    乘用车
    2门一厢式
    A
    客车
    承载式,1门
    K


    3门一厢式
    B

    承载式,2门
    L


    4门一厢式
    C

    承载式,3门
    M


    5门一厢式
    D

    承载式,4门
    N


    3门二厢式
    E

    承载式,5门
    P


    4门二厢式
    F

    半承载式,1门
    R


    5门二厢式
    G

    半承载式,2门
    S


    4门三厢式
    H

    半承载式,3门
    T


    5门三厢式
    J

    半承载式,4门
    U





    半承载式,5门
    V

    5.1.3.2乘用车及客车底盘,表示发动机布置型式,其代码及含义见表5。
    表5  乘用车及客车底盘布置型式代码及含义
    含义(发动机布置型式)
    代码

    前置
    F

    中置
    M

    后置
    B

    5.1.4  VDS的第四位表示发动机类型。发动机的类型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双燃料发动机等,VIN代号中VDS中的第4位用表6中各类机型的发动机的排量所相应代码来替代,因此,在编制VIN代号之前要知道该样车的发动机的排量。其代码及含义见表6
    表6 发动机类型的代码及含义
    含义
    代码
    含义
    代码

    燃料
    排量,L
    (电动为功率,kW)

    燃料
    排量,L


    柴油
    <2.0
    A
    天然气
    <8.0
    C


    2.0~<4.0
    B

    ≥8.0
    T


    4.0~<7.0
    D
    液化石油气
    <8.0
    L


    ≥7.0
    E

    ≥8.0
    U

    汽油
    <2.0
    V
    两用燃料
    <8.0
    R


    ≥2.0
    W

    ≥8.0
    S

    电动
    <75 kW
    0
    双燃料
    <8.0
    9


    ≥75 kW
    4

    ≥8.0
    8

    5.1.5  VDS的第五位表示制动及变速器操纵类型,其代码及含义见表7。VIN中VDS第5位M类的乘用车和客车凡是:1. 液压制动,手动变速器的用代码“A”替代、2. 气压制动,手动变速器用代码“B”替代、3. 液压制动,自动变速器用代码“C”替代、4. 气压制动,自动变速器用代码“D”替代,详见表7。
    表7  制动及变速器操纵类型代码及含义
    含义(车辆的制动及变速器操纵类型)
    代码

    液压制动,手动变速器
    A

    气压制动,手动变速器
    B

    液压制动,自动变速器
    C

    气压制动,自动变速器
    D

    5.2  N类汽车(含低速货车、非完整车辆) VDS的编制规则
    N类汽车(含低速货车、非完整车辆)VDS编制规则见图3。
                    WMI         VDS                 VIS
    □□□   ◎ ◎ ◎ ◎ ◎ ●   ◎□〇〇〇〇〇〇
                                                                            
                             VIS(车辆指示部分)
                                                                                    
                                                                                      检验位
    轴距
                                                       发动机类型
    车身类型
    总质量
                                                      车辆的类型
                                                   
    LVAa或LVBb
                                           
    □——代表字母;  ◎/●——代表字母或数字;  ○——代表数字
    注:
    a  N1类完整车辆(含低速货车)及其非完整车辆的WMI为LVA。
    b  N2类和N3类完整车辆(含低速货车)及其非完整车辆的WMI为LVB。
    图3  N类汽车(含低速货车、非完整车辆)VDS的编制规则
    5.2.1 VDS的第一位表示车辆的类型,凡是二类底盘和用二类底盘改装的各类专用车其代码用表8中“V”来替代,其低速货车是指设计最高车速≤70km/h的货车,其他各类车型其代码按表8所示,其代码及含义见表8。
    表8  车辆的类型代码及含义
    含义
    代码

    货车二类底盘
    V

    货车三类底盘
    Y

    半挂牵引车
    S

    低速货车
    L

    承载式车身货车
    C

    无底盘货车(不含低速货车)
    W

    5.2.2  VDS的第二位表示总质量,其代码及含义见表9。各类车型的总质量以该样车的“车辆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报表”中的总质量参数为依据按照表9编制,


    表9  总质量代码及含义
    含义(总质量,kg)
    代码

    ≤1800
    1

    >1800~≤3500
    2

    >3500~≤6000
    3

    >6000~≤12000
    4

    >12000~≤16000
    5

    >16000~≤25000
    6

    >25000
    7

    5.2.3  VDS的第三位表示车身类型,其代码及含义见表10。
    表10  车身类型的代码及含义
    含义(车身类型)
    代码

    平头单排
    J

    平头单排带卧铺
    P

    平头双排
    A

    长头单排
    K

    长头单排带卧铺
    L

    长头双排
    M

    无车身(无驾驶室,无货厢)
    0

    整体式车身
    Z

    5.2.4  VDS的第四位表示发动机类型,其代码及含义见表11。
    表11 发动机类型的代码及含义
    含义
    代码
    含义
    代码

    燃料
    排量,L
    (电动为功率,kW)

    燃料
    排量,L


    柴油
    <2.0
    A
    天然气
    <8.0
    C


    2.0~<4.0
    B

    ≥8.0
    T


    4.0~<7.0
    D
    液化石油气
    <8.0
    L


    ≥7.0
    E

    ≥8.0
    U

    汽油
    <2.0
    V
    两用燃料
    <8.0
    R


    ≥2.0
    W

    ≥8.0
    S

    电动
    <75 kW
    0
    双燃料
    <8.0
    9


    ≥75 kW
    4

    ≥8.0
    8

    5.2.5  VDS的第五位表示车辆的轴距,其代码及含义见表12。
    表12  车辆的轴距代码及含义
    含义(车辆的轴距,mm)
    代码

    ≤2200
    A

    >2200~≤5000
    B

    >5000~≤8500
    C

    >8500
    D

    注:轴距表示第一轴至最后轴的距离。

    5.3  挂车的VIN编制规则
    挂车的VDS编制规则见图4。
                    WMI         VDS                   VIS
                 □□□   ◎ ◎ ◎ ◎ ◎ ●   ◎□〇〇〇〇〇〇
                                                                            
                             VIS(车辆指示部分)
                                                                                    
                                                                                      检验位
                                                       车辆的轴距
                                                       制动系统类型
                                                         车身类型
                                                   总质量
                                                     车辆的类型
                                              LVD
    □——代表字母;  ◎/●——代表字母或数字;  ○——代表数字
    图4  挂车的VDS编制规则
    5.3.1  VDS的第一位表示车辆类型。其代码及含义见表13。
    表13   车辆类型代码及含义
    含义(车辆类型)
    代码

    牵引杆挂车draw-bar trailer
    L

    半挂车semi-trailer
    N

    中置轴挂车centre axle trailer
    0

    5.3.2  VDS的第二位表示总质量,其代码及含义见表14。
    表14  挂车总质量代码及含义
    含义(总质量,kg)
    代码

    ≤18000
    A

    >18000~≤35000
    B

    >35000
    C

    5.3.3  VDS的第三位表示车身类型,其代码及含义见表15。



    表15  挂车车身类型代码及含义
    含义(车身类型)
    代码
    含义(车身类型)
    代码

    客车挂车车身
    B
    集装箱挂车车身
    J

    旅居挂车车身
    C
    罐式挂车车身
    G

    敞开式货厢挂车车身
    D
    自卸挂车车身
    Z

    平板式货厢挂车车身
    N
    其它型式挂车车身
    T

    封闭式货厢挂车车身
    X



    5.3.4  VDS的第四位表示制动系统类型及其代码,其代码及含义见表16。
    表16 制动系统类型及其代码
    制动系统类型
    代码

    液压制动
    1

    气压制动
    7

    5.3.5  VDS的第五位表示车辆的轴距,其代码及含义见表17。
    表17  车辆的轴距代码及含义
    含义(车辆的轴距,mm)
    代码

    ≤5500
    A

    >5500~≤8000
    B

    >8000
    C

    注:
    1.牵引杆挂车的轴距为第一轴至最后轴的距离;
    2.半挂车及中置轴挂车的轴距为牵引销至最后轴的距离。



    6  VIS的编制规则
       VIS的编制规则见图5。
                   WMI         VDS              VIS
                 □□□   ◎◎◎◎◎●   ◎□〇〇〇〇〇〇
                                                                            
    生产顺序号
                                                                                    装配厂及装配线
                                                                                    年份
    车辆说明部分(VDS)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代表字母;  ◎/●——代表字母或数字;  ○——代表数字
    图5  VIN中VIS的构成及含义




    6.1  生产年份
    VIS的第一位字码应指示年份。年份代码应按表18的规定使用。
    表18  表示年份的代码
    年份
    代码
    年份
    代码
    年份
    代码
    年份
    代码

    1999
    X
    2003
    3
    2007
    7
    2011
    B

    2000
    Y
    2004
    4
    2008
    8
    2012
    C

    2001
    1
    2005
    5
    2009
    9
    2013
    D

    2002
    2
    2006
    6
    2010
    A
    2014
    E

    6.2  装配厂及装配线
    VIS的第二位字码表示车辆装配厂及装配线,按表19的规定使用。            
    表19  车辆装配厂及装配线代号
    车辆装配厂及装配线
    代码

    北京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第一装配线(蒙派克工厂)
    A


    第二装配线(蒙派克工厂)
    B


    第三装配线(南海汽车厂)
    C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汽车厂
    第一装配线
    N


    第二装配线
    D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马可轻型汽车厂
    J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
    第一装配线
    H


    第二装配线
    K


    第三装配线
    L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
    第一装配线
    Z


    第二装配线
    W


    第三装配线
    X


    第四装配线
    Y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客车分公司
    M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奥铃汽车厂
    E

    注:
    1.湖北福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其装配厂代码为“F”。
    2.河北福田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其装配厂代码为“P”。

    6.3  生产顺序号
    6.3.1  VIS的第三位至第八位字码表示车辆的生产顺序号。
    6.3.2  生产顺序号的编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a)每个装配线生产的所有汽车(包括非完整车辆)、挂车的生产顺序号均应从001000开始依次编排;
    b)每个装配线的生产顺序号中,000001~000499分别由本公司各事业部车辆新产品开发时试制试验样车使用;000500~000999由汽车工程研究院产品管理部门申报新产品试制试验样车时使用。
    c)每个历法年的1月1日,每个装配线生产的汽车(包括非完整车辆)、挂车的生产顺序号应分别从001000开始重新依次编排。
    7  基本要求
    7.1  每一部完整汽车(包括低速货车、非完整车辆)、挂车都必须具有车辆识别代号(VIN),并标示于车辆的一处或多处位置。
    7.2  在30年以内生产的任何车辆的识别代号(VIN)不得相同。
    8  车辆识别代号(VIN)的书写
    车辆识别代号(VIN)在文件上表示时必须写成一行,不应有空格而且不能使用任何分隔代码,字高应不小于4 mm。
    9  车辆识别代号(VIN)的位置与固定
    9.1  一般要求
    9.1.1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车辆识别代号(VIN)的字码都应是字迹清楚、坚固耐久和不易替换的。
    9.1.2  车辆识别代号(VIN)应打印在车辆铭牌、车架、VIN识别铭牌和车身地板的其中一处或几处。
    9.1.2.1  车辆识别代号(VIN)打印在车辆铭牌及VIN识别铭牌上时,应打印在一行上,其起止两端应各打印一个分隔符“☆”,字码高度应不小于5.0 mm,打印深度应不小于0.3 mm,字码之间及其与分隔符之间不留空隙。字体应为仿宋体。
    9.1.2.2  车辆识别代号(VIN)打印在车架或车身地板上时,应打印在易见且易于拓印的部位,并且应打印在一行上,其起止两端应各打印一个分隔符“☆”。特殊情况下,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必须打印在两行上时,两行之间应不留空隙,每行的开始与终止处应各打印一个分隔符“☆”。车辆识别代号(VIN)打印在车架或车身地板上时,其字码高度应不小于7.0 mm。字码之间及其与分隔符之间应不留空隙,打印深度应不小于0.3 mm。字体应为仿宋体。
    9.1.3  M1、N1类车辆的车辆识别代号还应永久地标示在仪表板上靠近风窗立柱的位置,在白天不需移动任何部件从车外能够分辨出车辆识别代号。此时采用本标准中规定的VIN识别铭牌进行标识车辆识别代号。
    9.1.4  对于采用柔性铭牌,标识位置与钢性铭牌位置相同,柔性铭牌应符合QC/T 659-2000附录A的规定,其项目内容应采用蚀刻方式,使用的粘接剂应为压力敏感型。
    9.1.5  当VIN采用条码标识时,按本公司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9.1.6  车辆识别代号(VIN)位置与标示方式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给予说明。改装车不应拆改原底盘的产品铭牌。
    9.1.7  每一辆汽车(包括低速货车、非完整车辆)和挂车的车辆识别代号(VIN)应在合格证上按有关规定进行标识。
    9.2  车辆识别代号(VIN)在不同车辆类型上的位置与固定
    9.2.1  乘用车
    车辆识别代号(VIN)应打印在车辆铭牌、车架(或车身地板)和VIN识别铭牌上。
    9.2.1.1  打刻在车辆铭牌上








    注:本标准中所有铭牌均为VIN标识及铭牌固定示意图,具体标识内容及固定点数量应按图样的规定。
    (a)








    (b)                             (c)


    d)                                  e)
    图6  乘用车铭牌上VIN的打刻与铭牌的固定
    a)长头车车辆铭牌用铆钉固定在发动机舱后壁或发动机仓防火墙上横梁上,如图6b)、c)所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2-2-2025 15:53 , Processed in 0.51449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