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488查看
  • 2回复

车道偏离预警功能,真的只是噱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9-2015 22: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车道偏离预警功能,英文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缩写LDW或LDWS,作为近几年来比较火的高级驾驶辅助功能之一,经常能够在汽车广告和配置表中看到,并且车道偏离预警功能(以下简称LDW)已经纳入了EU-NCAP欧洲新车评估程序中,作为车辆安全性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见LDW在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2015091420031439568.jpg

  LDW原来是这么来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LDW也不例外。在高速上,当驾驶员疲劳驾驶时,则极有可能发生车辆无意识偏离所在车道,然而,当驾驶员意识到车辆偏离既定路线时,往往为时已晚,要么发生碰撞,要么就是急打方向盘进行反向纠正,最终造成侧翻。为了有效避免上述危险的发生,LDW应运而生,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视觉传感器(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中上部的摄像头)感知前方道路的车道线,并结合车辆当前行驶状态以及驾驶员意图来判断当前车辆是否已经发生无意识偏离,并在发生无意识偏离车道时提醒驾驶员。

2015091420032393617.jpg

  LDW何时起作用

  LDW一般都有个按钮开关,在打开后,功能激活,但此时LDW只是处于待机状态,因为LDW功能只有在车速达到60km/h(一般开启速度在50~60km/h之间)以上才真正开始工作。除了速度上有要求之外,LDW为了保证能够有效识别驾驶员意图,只有在没有打转向灯的情况下,车辆发生无意识偏离时才给出报警,同时由于整个LDW系统是通过摄像头来识别前方道路情况的,因此,镜头前方的视野很重要,大雨、大雾等视线较差的情况下,LDW也会失效(人眼看不清车道线,LDW也基本失效),前方没有车道线的话,LDW也无能为力。

2015091420033577657.jpg

  LDW适合哪些人

  说了这么多LDW的原理及作用,究竟LDW是否值得拥有,或者说LDW适合哪些人呢?

  一,LDW属于高级驾驶辅助功能,也就注定了此配置不可能在最低配车型上配置,注定LDW是那些愿意为高科技配置买单的人们的菜(不过,可能有些人永远不会知道LDW是什么,因为他可能要的只是天窗或者导航,而LDW是绑定在一起的配置);

  二,那些经常跑高速,而且也确实了解LDW的人。他们也许不会有意疲劳驾驶,但是难免会出现疲劳驾驶的时候,而LDW就是那个能在危难时刻给出最及时的报警提醒的功能;

2015091420034679017.jpg

  三,那些在高速行驶时,经常压线行驶或不自觉就走S型或慢慢偏离车道而不打转向灯的人(驾驶行为不规范),LDW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规范驾驶习惯的作用,同时减小了对于旁边其他车辆产生危险的概率(当然前提是他不要关掉LDW功能)。

2015091420043651408.jpg

  车道偏离预警功能作为一个驾驶辅助功能,确实能够在车辆发生无意识偏离时给出及时的报警,避免碰撞或翻车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安全性功能。不过,LDW再好,也只是个辅助,而真的要提高驾驶安全性,还是需要规范自身的驾驶习惯,同时避免疲劳驾驶。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9-6-2015 12:30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10-2015 18: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技术很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31-5-2017 15:50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8-10-2015 11: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感器要求很高啊,国内怕是做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12-2024 03:26 , Processed in 0.32240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