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小懂思来想去,唱了好几次“勇气”之后,终于决定要趟这一滩洪水了。今天小懂想以一个技术男的立场来谈一下汽车外覆盖件钢板(车皮)薄厚的话题。这个话题在各大论坛上风生水起,引起一边倒的骂战无数,小懂也不想以一己之力改变什么,只是将我知道的一些事实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上来就要直捣龙门,各大主流厂家的车皮存在薄厚的区别吗?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要说,这个肯定有啊,比如说日系不就是背着钢板薄的名头吗?德国车不就是钢板厚吗?这简直已经成了网上的公论了。小懂也不想代表欧系日系韩系华系某某系,与任何系没有毛关系,只想问一声:“这个薄厚,有数据依据吗?”
小懂作为一位技术猿,很早就关注了这个话题,也做过详细的调研,后来的结果是,这车皮薄厚这个问题上,压根不存在系别之差,大家都是半斤八两,基本上各大主流厂家的车皮厚度均处在0.7毫米-0.9毫米之间,加上厚度大约为0.15毫米左右的油漆,也就是在0.85-1.05之间。小懂可以负责任的说,网上一些厚度数据测量在1.2毫米以上的,存在测量误差或人为故意夸大之嫌。
那么现在有人要问,0.7毫米-0.9毫米之间也有薄厚之分啊! 是的,的确有薄厚之分,但绝不是厂家之间或所谓的派系之间存在大的不同,更多的是车身不同位置之间存在差别。厂家在设计时,会从外表冲压复杂度、车身表面抗凹刚性、避免车身共振等等方面考虑来选择车身不同位置的车皮厚度,例如车顶的那块钢板,往往因为车顶积雪强度的需要而比两侧和门上的外板厚一点。
那么马上又有人要问,那么为什么有的车型按压或敲打时觉得结实,而有的就比较容易变形呢?小懂要说,可能会有这方面的差别,但这个不关乎安全,而是一些厂家知道国人对“结实感”的嗜好,在车皮内部加了加强材料。加强材料的作用是让车皮不容易按压变形或者共振,亲们,那真的只是感觉。
那么,到底厚一点好还是薄一点好呢?小懂站在一个技术男的角度表示,在满足工艺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外板薄还是好啊,既可轻量化降油耗,又不用多耗成本和资源,何乐而不为呢?至于安全,那是内部结构件的职责,咱一外观件,就不添乱了。
一看又写了好多,于是决定总结:
车皮不是安全件,是实实在在的外观件,不要纠结于车皮薄厚,其实真也没有什么薄厚之分!车身碰撞安全,还是要看里面真正受力的结构件。
车皮薄点还轻量化有助于油耗。即使哪天小懂万一开个汽车公司搞个车(中国梦吗?笑),车皮也是以薄为上的!
即使容易变形,也有利于保护路人甲,不至于撞到人家而不给人家一条生路!
什么什么?说的轻松!车门板撞一个凹坑怎么办呢?
放心啦,这个保险公司会给你修好的!保证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