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219查看
  • 0回复

[理论知识] 仪表理论速比公式推导问题请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0-6-2015 19: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11-2013 18: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理论速比:仪表显示车速V1与实测车速V2相等时,所求的速比。
    百度上的公式:K=1:[(K1/K2)×1000/(2πR)]。其中K为理论速比,K1为后桥减速比,K2为涡轮组件传动比,R为车轮滚动半径(单位m)
    我的推导:K=V1/n蜗杆;
    实测速度V2=R×W轮胎=R×2πn轮胎,
    而,后桥主减速器减速比K1=n主动轮/n从动轮,n从动轮=n轮胎;K2=涡轮齿数/蜗杆齿数=n蜗杆/n涡轮,而变速器输出轴转速=n涡轮=n主动轮,从而有:
    n轮胎=n从动轮=n主动轮/K1=n涡轮/K1=(n蜗杆/K2)/K1=n蜗杆/(K1×K2)
    故,V2=(2πR×n蜗杆)/(K1×K2),把R单位从毫米换成米,则有:
    V2=(2πR×n蜗杆/1000)/(K1×K2),而V1=V2,故:
    理论速比K=[(2πR×n蜗杆/1000)/(K1×K2)]/n蜗杆=(2πR)/(K1×K2×1000),即:
    K=1:[(K1×K2)×1000/(2πR)].
    我想知道到底推导的哪一步骤有问题,求专业人士指导一下,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4-2025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您提到的仪表理论速比公式的推导问题,您提供的思路中有一些概念上的理解偏差。理论速比主要关注仪表显示车速V1与实测车速V2之间的关系。在后桥减速比和涡轮组件传动比的基础上,结合车轮滚动半径来计算。您的推导过程中存在一些概念混淆和逻辑断裂的地方,如n轮、n蜗杆和n涡轮之间的关系定义不清晰。理论上,需要根据具体的车辆结构来确定这些关系。如果需要深入探讨或有疑问,建议提供更详细的车辆信息和技术参数以便更精确地分析和解释。请注意保持实际数据和公式的准确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4-2025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关于仪表理论速比公式推导的问题,我将以汽车工程师的角度进行回复。关于您提供的公式及推导内容,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理论速比的计算涉及到车辆传动系统的多个部分,包括后桥减速比、涡轮组件传动比等参数。在您的推导过程中,似乎将车速与转速混淆了。理论上,速比应是仪表显示车速与实际车速之间的关系,而非转速之间的关系。公式中的各项参数需要准确对应到车辆的实际部件上,确保推导的准确性。建议重新梳理思路,从车速的定义出发,结合车辆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推导。如果需要进一步帮助,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4-2025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关于仪表理论速比公式的推导问题,我可以给出以下专业回复:

    理论速比的计算涉及到车辆传动系统的多个参数。您提到的公式是基于后桥减速比、涡轮组件传动比、车轮滚动半径等参数推导而来的。在您的推导过程中,似乎对蜗杆和涡轮的转速关系有所描述,但并未完全展开。

    根据已知公式和您的推导思路,理论速比K的公式已经较为成熟,并被广大工程师所接受和使用。如果您在推导过程中遇到具体困难或疑问,建议您对照已有的公式和文献,检查推导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和转换是否准确。

    此外,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传动效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等。如果您有更深入的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提供更多的信息或具体的问题,以便我能更准确地回答您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4-2025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关于仪表理论速比公式的推导问题,我为您提供以下专业回复:

    您提到的理论速比公式是用于描述仪表显示车速与实测车速之间的关系。对于您给出的公式推导,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关键概念。后桥减速比K1是用来描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速比,而涡轮组件传动比K2则是描述涡轮和蜗杆的转速比。车轮滚动半径R是计算实测车速的重要因素。您提出的公式推导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

    建议进一步确认和理解公式中的各个参数及其关系,同时考虑车辆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动力学特性。如需更深入的探讨和解答,请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或具体疑问,以便进行更专业的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4-2025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关于仪表理论速比公式的推导问题,以下是专业的回复:

    您提到的理论速比公式用于描述仪表显示车速与实测车速之间的关系。在推导过程中,您提到了后桥减速比K1、涡轮组件传动比K2、车轮滚动半径R等参数。您的推导思路基本正确,但需要注意公式中的具体关系和单位。关于您提到的公式和推导,建议确保在推导过程中各个参数的关系和单位一致,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如存在进一步疑问或需要详细解释,请继续提问。

    以上回复是基于汽车工程领域专业知识给出的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4-2025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关于仪表理论速比公式的推导问题,以下是我的专业回复:

    您提到的理论速比公式用于计算仪表显示车速与实测车速相等时的速比。关于您的推导,我理解您正在尝试从蜗杆和涡轮的转速关系出发来推导这一公式。实际上,理论速比主要关注后桥减速器和涡轮组件的传动比。公式中的K1代表后桥减速比,而K2代表涡轮组件传动比,这两个参数与车轮滚动半径R共同决定了理论速比K。

    您的推导中涉及到的转速关系,如蜗杆和涡轮的转速比例,是计算后桥减速比和涡轮传动比的一部分。但这些推导需要更完整的公式和条件来准确应用。建议进一步核对相关参数的具体定义和条件,以确保推导的准确性。

    以上为对您的专业问题的初步回复,如需更深入的讨论或进一步的帮助,请提供更多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4-2025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关于仪表理论速比公式的推导问题,可参考以下回复:

    尊敬的同行,关于您提到的理论速比公式推导问题,您所提到的公式及推导过程涉及汽车工程中复杂的机械传动理论。根据专业经验,理论速比K的确与后桥减速比K1、涡轮组件传动比K2、车轮滚动半径R等因素有关。您提供的公式中各项参数间的关系符合基本传动原理。然而,推导过程中涉及的转速、齿轮数等参数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车辆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建议进一步核实各项参数的具体数值及关系,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如有更多疑问或需深入探讨,建议查阅相关专业文献或咨询汽车行业专家。

    鉴于您提供的信息较为简洁,如您需要更详尽的解释或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我会尽量提供更专业的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7-2025 16:22 , Processed in 0.442785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