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怒 23-6-2015 11:30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接着(之一)扯淡。
关于车用CVT,尽管遍数现有的各条技术路线,一般的看法是,还找不到进一步发展的出路,但笔者却仍持乐观的看法。无他,因为笔者已经从现有技术中找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能使车用CVT革新换代的途径。按照这一路线,只需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合理布局功率分流式CVT的齿轮系与无级变速器间的传动关系;利用现有在用的机械元件,就可以开发出一系列调速范围宽、传动效率高、功率容量大、工作寿命长的无级变速器来。
功率分流传动技术,发端于大半世纪之前,意图提高液力变矩器效率的尝试。这一技术,可以综合轮系传动及无级变速器的优点,大幅提高CVT的效率和功率容量。但简单地使用这一技术,只能在十分狭窄的特定调速范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调速范围稍大,就不行了。并且理论和实践都已充分证明,这是这一技术的固有物理特性,不可能被突破的。
近年有将功率分流CVT与有级变速器串联,以变化出多个调速分段,并拼接成一个较宽高效调速范围的设计出现。但目前已有的功分多段CVT设计和专利,均不可避免地存在下列缺陷:
(1) 为了避免“换段(檔)循环”,相邻分段必须在邻接区交叉,速比调变在分段之间不连续;因此整个调速范围不可能是完全无级的。
(2) 换段时参与操作的元件,其受力和运动状态有突变,因而难以避免机械冲击。
(3) 为避免不同传动链的互相干涉,换段(檔)时有功率中断现象。
显然,如果解决好功分多段CVT的上述问题,就可以创造出性能优异的新型CVT来。为此,众多设计者,包括我国的不少专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又作过不少努力。可惜仍然没有成功。
笔者分析过其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功分CVT的设计后,发现现有的这些设计没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没有合理利用功分CVT内的功率流分配规律。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一条新的CVT技术路线。利用所说传动装置在“零分流速比”表现出的一些特性,实现了跨段运行中工作速比的连续调变;从而使该新型变速装置能在宽大而连续的速比范围内,完全平滑无级地调速,并高效率地传动。
这里,牵涉到“零分流速比”这一新概念,纸短话长,就不在此多作解释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1990年上海交大出版的“传动技术”杂志所载的文章“外分流传动系统的功率分流零点”。在该文中,“零分流速比”被称为“功率分流零点”,不甚贴切,故更名。
笔者的发明主要实现了下列改进:
(1) 使新型CVT的各相邻速比分段间的邻接点,既是唯一的换段点,同时也是一个稳定的工作点,因而天然地没有功率中断和换段循环现象。
(2) 使新型CVT的速比在其分段邻接点连续,因而使之在其整个大调速范围内都能真正完全地无级变速。
(3) 使新型CVT换段时不存在机械冲击;从而具有十分宽松的换段操作条件。
(4) 新型CVT的分段方法可以保证各分段均有足够高的传动效率,从而可以保证其具有宽大的高效调速范围。
实施笔者的所说发明还有一些其它好处:
(1) 新发明的传动装置的构成,就是一套普通的二度轮系加一套现有的无级变速器,包括摩擦式或液压式无级变速器。没有高成本的特殊材料和工艺要求,适合我国现有生产条件,产业化成本主要在开发;工装改造投入较少。
(2) 新发明的传动装置结构比AT简单;由于是CVT,分段数不高于现有普通AT的档数或更少,但性能却高于现有各类变速器。
(3) 由于可以采用摩擦式或液压式等不同调速器,功率容量范围很宽,有可能导致从摩托车到重型车,甚至战车等,内燃动力车辆传动系的一次变革;市场范围很大。
(4) 发明的物理基础主要涉及刚体力学,开发的理论工具较贴近实际,可以预计,相对而言,开发成本不会太高。
显然,笔者提出的这一新的技术路线,是一条通向现代车辆变速器的技术制高点的捷径。现在国内有关企业不是天天呼唤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吗?我相信,只要有一家企业不是好龙叶公,这一理想在我国车辆传动业就一定能成为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