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请教大家:发动机机油量在完全冷车的状态下测量准不准?都说机油加多了会使发动机油耗增加,缸体积碳,火花塞存油。但我看了发动机结构图,觉得曲轴是不会碰到油池里的机油,润滑是靠机油泵抽油压力润滑的,所以说我觉得机油多加点没问题,只要别加的太多都碰着曲轴就没事,不知对不对?
下面转帖一个帖子:
机油加多了怎么办~!?让发动机告诉你怎么办~
这段时间在论坛里看到有朋友发抽机油的帖子~本来不是怎么关注这个问题~
正好本人家小3前两天才搞了保养(15000Km)~按习惯加注了1又4分之1桶灰壳机油~也就是5升的样子~应该正好在MAX的位置~结果发现加多了~油尺的塑料部分全部淹没~由于过去开QQ1.1(第二代QQ,东安发动机,带机械助力版)有过机油加多的经历~感觉没事~先回去再说~
虽然说明书上~机油盖上~包括本人所掌握的发动机常识方面~都清楚机油不能缺也不宜多这个道理~但本人始终觉得基于现在的发动机结构来看~机油多点应该不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今天研究了一下~谈谈我的见解~
我觉得大家对机油油尺的MAX位置过于敏感了~(这里不说MIN的问题)~有些车友觉得高过MAX这条线或者说加多了发动机就会浪费动力~内部压力变大~活塞会窜机油~烧机油~气门积碳~机油变黑~损坏三元催化~影响环境就不说了~总之机油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难道本是发动机“血液”的机油成了把双刃剑~?
根据我掌握的知识结构~得出的结论是:机油少不得~!当然这句话不是指的把发动机当成水缸似的往里灌机油~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厂家设置的机油高度只是个参照值~不是绝对值~少加不得了~多点不碍事~首先从现在发动机的油底壳谈起:过去的内燃机油底壳分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的一般用在高转速的赛车方面~这种设计是用专门的机油罐储存机油~通过油泵将高压机油输送到各个活动部件表面进行润滑~机构多~造价高~润滑效果好~湿式的储油方式将油底壳会凸出去一部分用于存放机油~同时发动机曲轴~瓦等部件浸泡在机油里~直接由油底壳里的机油进行润滑~只是比较远的部件~比如凸轮等部件的润滑~是通过油泵输油~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润滑不深入~不适合激烈驾驶~湿式油底壳和我们现在的小汽车差不多~但也有所不同~ 现在的小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可以说是过去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体~1、不再单独设立机油储藏容器~油底壳直接承担储油的功能~2、曲轴不浸泡在油中~为了防止汽车在运动时油底壳中的机油形成浪涌~在曲轴箱的底部安装了隔离挡板~ 把油底壳与曲轴箱隔开~这样曲轴也渐不到机油~3、发动机内部所有活动部件的润滑油~全部通过油泵在油底壳抽取~再通过缸体内的油道输送到部件表面~汽缸壁与活塞环之间的润滑通过曲轴箱体上的喷淋装置以机油喷射到汽缸壁的形式进行润滑~ 所以说~单从现在发动机的结构上看~特别是上述第二点~可以得出结论~机油在一定程度上多加一点~是不会影响到发动机工作的~油加多了唯一改变的只是油底壳里机油的重量和油面高度~我想即使高出MAX位置1厘米也侵不到曲轴的~曲轴依然可以自由的运转~动力下降一说自然就不会出现~除非机油加得太多~淹没到了曲轴~会有所影响 至于车友关心的内部压力变大的问题~大家应该清楚~发动机内的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也就是PCV系统~它的功能就是利用进气歧管的负压~通过PCV阀的控制把曲轴箱里残存的混合气体抽出~进入进气系统燃烧~始终保持曲轴箱内及发动机内部处于一个小负压的状态~所以内部压力变大一说是没有根据的~同时活塞会窜机油~烧机油~也是不可能的~除非机油加得太多~油面就在活塞的下面~那就可怕了~再或者发动机本身就有问题~ 其他问题也都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另外关于温度升高的问题~我认为机油适量加多反而会降低发动机温度~中学物理课告诉我们~热能不变的情况下~物体的热容增加~该物体的温度会降低~而热容的增加可以通过两种办法实现~1、改变该物质的属性~那就是改用更好的机油~2、增加该物质的质量或者数量~那就是增加机油~ 第一种是改变温度~第二种是降温~能使机油温度降下来~~机油的温度下来了~发动机的温度会下不来~!?机油在发动机内部微观上是散热~宏观上是导热~降低发动机温度根本上问题在于怎么样让热量散发到外界~机油并不产热~怎么能把发动机过热的帐刷到多加的那点机油身上去呢~
为此我专门开着小3出去拉高速~加速没多大差别~感觉声音好像低沉了一些~ 估计是油多了改变了发动机内部零件的共振频率~声音发生了变化~这一点还有待研究~
最后给自己动手抽机油的朋友提个醒~我看大家都是DIY抽机油~用的都不是工业塑料管~若有觉得冷机油抽不动不好抽~打燃车子烧热了抽的朋友~你们可注意了~由于热机油的温度会使你吸油的塑料管加热塑料活性增强~发动机里的机油多少会稀释溶解一部分塑料成分~并在你下一次打燃车以后流到发动机的每一个角落~这种与机油的混合物说不定会凝固在零件表面~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