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705查看
  • 0回复

马自达M6飞轮断裂、气囊报警灯长亮的解决方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2-2011 13: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故障一:飞轮断裂造成的声响

    一辆2004年产的马自达M6 CA7230AT轿车,行驶里程为2.8万km,车主反映该车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发动机后部听到有“嗒嗒”的响声,加速时响声更加明显。

  接车后,笔者把故障车用举升机举起来,着车后用铜棒传音再仔细听。在发动机与变速器接合部位听到有“嗒嗒”响声,加大油门时响声更大。首先对变速器进行常规检查,发现变速器油的油位在标准范围内,油色红亮,没变色,没异味。对电控系统进行故障码读取,无故障存储。为了诊断异响部位,决定拆下变速器进一步检查。



图1

  拆下变速器后,发现飞轮断裂(图1),什么原因造成飞轮断裂呢?检查发现曲轴轴向间隙、径向跳动都正常,液力变矩器也没发现异常,于是怀疑此车故障是在其他维修厂装配不当引起的。飞轮的装配其实是有一定之规的,曲轴与飞轮的接合处、变矩器与飞轮的螺杆结合处必须清理干净,有杂物则容易引起飞轮旋转不平衡。装螺杆时要均匀对称着拧紧,把曲轴多转几圈,分几次逐步增加扭力,最后按生产厂家规定的扭力上紧螺杆,扭力紧固得不对同样会引起飞轮变形或移位。有条件的话,可以用仪器对飞轮进行轴向、径向的跳动检测。结合该车情况,决定更换飞轮,并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和规定的扭力装配好飞轮。经试车未发现异响,于是交车。



图2

  此车行驶不到一个月后,又出现同样的故障现象。重新拆检变速器检查,发现飞轮居然又断裂了。由此可以肯定是变速器内部有问题。征询了用户意见后,把变速器完全分解开,逐一检查内部机件,最后发现变速器油泵止推垫圈严重烧蚀(图2)。止推垫圈起到对液力变矩器限位、导向的作用,同时也相当于一个轴承,烧蚀磨损后容易引起变矩器发摆,旋转不平衡。在汽车瞬间起步或急加速时,就容易引起飞轮的断裂。问题终于找出来了,更换油泵的止推垫圈和飞轮之后,经长时间试车,发现故障彻底排除。把车交给用户后几个月,经电话跟踪回访,故障再未出现。

   

    故障二、安全气囊报警灯长亮

  一辆2004年产的马自达M6 CA7230AT轿车,行驶里程为3万km,车主发现该车在着车后安全气囊报警灯一直亮着。询问车主得知该车在一次事故后安全气囊引爆,曾在非特约维修站维修,更换过相关线束、气囊、安全带和相应传感器等。

  用马自达M6专用检测仪器WDS检测,找出3个故障代码分别为:B1993,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系统对地短接;B1994,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系统对地电阻大;B1995,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系统电阻小。



图3


  首先检查了线束,驾驶员侧安全气囊与SRS控制单元之间线束无断路或短路现象,安全气囊也无异常。笔者怀疑线束的端子接触不好,仔细一检查,果然如此(图3)。马自达M6线束端子,特别是安全气囊的线束端子设计非常精巧,拆装时需要特别小心,卡扣(图3)很容易断裂,装不好又容易引起接触不良。非常小心地重新安装了一遍,把端子卡扣扣好,用WDS清除故障代码,故障完全消失。



  在相关操作中,有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维修前应拆除蓄电池负极线并保持1min以上,否而可能引爆气囊。另外不能用万用表测量安全气囊组件。上述案例虽然简单,但在维修马自达M6时常会遇到,大家可以借鉴,以少走弯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马自达M6飞轮断裂及气囊报警灯长亮的问题,以下是专业的解决方法:

飞轮断裂可能涉及车辆传动系统核心部件,建议立即停车并联系专业维修站进行详细检测。断裂原因不同,解决方案也会有所不同。经专业诊断后,可能需要更换飞轮等部件。

至于气囊报警灯长亮,这表示气囊系统存在故障。建议尽快到专业维修站进行诊断并修复。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检查气囊系统传感器、线路及控制器等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以上问题均需专业技术和经验来解决,请务必联系专业维修站进行处理。安全驾驶,生命至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7-4-2025 16:19 , Processed in 0.35341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