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968查看
  • 0回复

正确使用汽车头枕 降低头颈受伤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9-2006 13: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汽车安全

许多车主认为头枕不过是一项舒适性配置,在汽车市场上,有些车型头枕高度可调,有些则不可调,一些低配置的车型后排座椅甚至没有头枕,而一些高端车型的头枕则安装了主动安全装置。那么头枕的作用到底有哪些?正确使用头枕对于车主的意义有多大?在下文当中,我们将解答这些基本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希望车主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可以回过头去

看看自己的汽车头枕是否调整到了正确的位置。我们首先从一个专业术语头—颈受伤谈起。

什么是头—颈受伤?

头—颈受伤是指在汽车碰撞事故中,由于颈部强烈弯曲、拉扯,头部前后碰撞所造成的颈脊骨伤害和脑震荡。众所周知,如果乘客的头部没有剧烈地从躯干上扭动,那么即使汽车受到严重冲撞,其颈部也不会受伤。因此,头部与躯干之间剧烈错位造成的颈部损伤可能是大多数头—颈受伤的原因。

在美国,颈部扭伤是汽车保险索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997年,据估计,66%的身体损害的索赔和59%的保护方面的索赔——两种最重要的保险索赔,都报告发现了轻微颈部损伤。分别有42%和36%的索赔者认为颈部扭伤和拉伤是最严重的受伤,索赔金额高达70亿美元。

当车子发生追尾时,乘员会怎样?

头—颈受伤会出现在各种汽车撞击中,但在追尾事故中出现最频繁。1999年的一份调查发现,26%的追尾事故中的司机报告颈部损伤。

当一辆车被追尾,它会加速向前,同时车座施压推动乘员的躯干往前,头部却因为惯性而滞后,这种滞后将持续到颈部被拉伸到极限为止,然后头部就像鞭稍一样被颈部加速甩向前方,“头—颈受伤”这个术语由此而来。

为什么车内有头枕?

许多乘员说的头枕实际上是头部保护装置。人们错误地认为头枕是舒适配置,其实不尽然。头枕被安装在车里,跟肩—膝安全带一样,是安全装置。当发生追尾事故时,有效的头枕能减少乘员头部向后运动并且降低头—颈受伤的发生。

头枕的优劣实际如何表现?

的确,其优劣与实际的追尾事故中人们被保护的程度有关。有专门的协会分析了5000多个保险索赔得出:在同等条件下,使用良好等级头枕的司机比使用劣质产品的在追尾事故中的颈部损伤概率降低24%。在纽约罗彻斯特,该协会测试了585位发生追尾事故的司机。测试进行的时候,司机坐在正常的位置上,但头枕则处于追尾时的位置。结果显示,放置在头部重心或者重心上部的保护装置能够降低追尾中颈部受伤的概率。正确使用该保护装置的司机比错误使用的司机发生疼痛的概率减少了40%。

什么因素影响颈部损伤的程度?

高度:德国最新的研究表明,高度是一个危险因素,因为许多头枕太低了,连较矮的男性都无法保护。因此,较高的乘员如果不调节他们的保护装置则容易头—颈受伤。

性别:研究还发现,在各类撞击中,女性比男性发生颈部损伤的机会高出1.8到2.2倍。除此之外,一份瑞典的研究发现,有过头—颈受伤经历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长期出现头—颈受伤症状,二者比例分别为55%和38%。可能的一个解释是同样大小的头部,男性有更多的肌肉组织。另一个假设是女性较男性而言更习惯远离座位后背,因此女性的头部需要离后背更近才能受到保护。

坐姿:现在还无法确定哪种坐姿会导致更高的受伤概率。一份研究推论,司机比乘客更容易发生颈部损伤。这个假设是这样的:当司机开车和观察周围交通状况时,他身体前倾,离开了座位后背,而乘客通常放松,头部紧靠着头枕。所以坐在后边的乘客比前边的发生颈部损伤的概率要小。

未来头枕应有哪些改进?

最近,改进后的头枕正在出现。一些制造商将头枕设计成随座椅自动调节。高个乘员为了获得腿部活动空间而把座位后调,与此同时头枕自动调高,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护。另外一些厂家合成了一套活动系统来自动调节头枕的位置。例如通用汽车捕捉手套设计,它们将头枕附加在座位后背的杠杆臂上,它会随着乘员背部挤压座椅而自动向上和向前进行调节。沃尔沃的头—颈受伤防御机制将良好的头枕几何功效与特殊的座位后背铰链结合在一起,可以轻轻地向前推动乘员的身体,从而给头枕充足的时间来控制头部。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12-2024 07:43 , Processed in 0.32359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