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245查看
  • 1回复

群雄纷纷出击 迎接汽车电子新主流时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9-2006 13: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根据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及资料显示,汽车电子市场将从2003年的13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15亿美元,到2008年的预期平均增长率为9.2%,其中又以安全相关系统的增长为最高。2004~2009年整体车用电子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变成7.4%。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汽车的增长,更可望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业界相关厂商无一不摩拳擦掌,觊觎此市场大饼。

汽车一直是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而为汽车创新及贡献主要力量的汽车电子制造业,近几年也被罩上一层光环。据iSupply预测,未来几年最热门的电子应用非汽车电子莫属,既然发展前景为人们所看好,在中国当然也被视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半导体业者进入车用电子市场着实不易,不仅要提供芯片解决方案给客户,更要重视客户的感受,并提供许多其他服务。但是,一旦获得车厂信任,与其达成共识,通常车厂的忠诚度很高,合作关系紧密,客户不易流失。

根据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资料显示,2004~2009年整体车用电子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4%,其中安全相关系统的增长最高。而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研究显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主要仍由全球主力汽车电子厂商所掌控,多家厂商分踞市场,竞争激烈,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电子零配件厂商依次是博世、德尔福、伟世通、德国大陆、现代莫比斯、深圳航盛、摩托罗拉、电装、西门子VDO、法雷奥。2005年这十家厂商占据了中国汽车电子70.5%的市场份额,针对这些厂商,全球前十大半导体排名厂商产品大部分也已被这些公司采用。由此可见,汽车电子配套厂商的竞争态势,依然是由外商主导。以目前汽车强调安全、舒适及环保的三大重点来说,所涵盖的车用领域极广,其解决方案主要可分五大块:自动、安全性(Safty)、信息(Information)、动力(Powertrain)、底盘(Chassis)、车身(Body)。Strategy Analytics预测,汽车电子市场将从2003年的13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15亿美元,到2008年的预期平均增长率为9.2%。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汽车的增长,更可望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全球前十大抢食中国市场大饼
对每一个汽车半导体厂商和汽车电子厂商而言,目前全球汽车在欧美及曰本市场已供应趋缓,所以,无不视中国为下一个直接面对面的肉搏战场。为满足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在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满足汽车安全、舒适要求,并符合有关环保、节能以及智能化等创新需求,厂商无一不摩拳擦掌,觊觎此市场大饼。

飞思卡尔扶持国内汽车电子
2005年全球车用半导体营收排名占前10名的榜首,飞思卡尔(Freescale)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汽车及标准产品部业务拓展经理康晓敦表示,国内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大部分国外的大型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均已在中国建厂,很多已开始建立中国的研发中心。除了控制类汽车电子(发动机控制,ABS,Airbag,车身电子等)外,通讯娱乐系统(Telematics)也越来越重要了。

近期飞思卡尔也与意法半导体(ST)合作开发POWE RPC内核MCU,目标应用于动力控制、安全控制、通信娱乐系统。两家公司将携手开展一项广泛的联合创新计划,共同组建一支微控制器设计团队,利用处理工艺技术,共享知识产权,其中包括大功率MOS技术。意法半导体主要供应在动力传动系统控制、底盘与安全、车身安全及车载娱乐系统四大主力市场。2005年车用电子占ST市场营收比重达16%以上的亮眼成绩,这项合作无疑使飞思卡尔和意法半导体达到双赢地步。

康晓敦同时介绍飞思卡尔对中国市场的行销战略是相对不同客户有不同的侧重点。针对国内汽车电子客户,飞思卡尔主要以扶持和帮助为主,从低端汽车电子开始提供许多参考设计(如现在主推的车身电子);也会与整机厂合作,尽快提高中国汽车电子的整体水平。

富士通持续创新开拓市场
对汽车电子亦展现出雄心勃勃的富士通(Fujitsu),在中国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以FPS、GDC及车载网络为主攻市场的富士通目前正着力于研发更加高速、省电、低功耗的指纹传感器。通过这种具有高精确和灵敏度的指纹识别技术,车主可以控制车的遥控操作、发动机点火及个人参数设定,从而大幅提高了汽车的安全防盗性。目前,图像控制器是富士通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一大强项,占有全球40%的市场份额。

飞利浦走在市场之前
一直活跃于中国市场的飞利浦半导体公司(Philips)汽车电子与识别产品大中华区行销总监张焕麟认为,中国正在快速地成长,成为不光是汽车生产也是汽车销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对于飞利浦来讲,在这样一个大的市场上,要有自己的存在,要有自己的业务发展,主要是考虑几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帮助那些来到中国进行生产的全球伙伴,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曰本的伙伴等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也要帮助本地的中国客户,因为本地的中国客户在中国市场上确实也在取得非常快速的增长。所以,飞利浦订下的目标是要比中国市场自身的增长还要迅速。飞利浦不光是关注全球的汽车行业伙伴和客户,而且也关注中国本地的伙伴和客户。一方面要关注全球的一些趋势,另外一方面也要考虑中国市场上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车用无线电市场上,仔细观察后端市场的一些活动,会发现很多生产和开发活动都是在中国进行的。

针对中国的特定市场,飞利浦的主要作战方针首先是积极宣扬飞利浦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技术及市场份额的地位;同时也会大力推广其在中国富有的竞争性、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参考设计。同时,积极增加资源,帮助客户完成整个的产品开发。

英飞凌勇于接受市场挑战
盘踞全球前十大车用半导体营收第二名的英飞凌(Infineon)半导体公司,汽车市场的发展重心主要着重在车身、动力、安全控制等三大系统。

英飞凌高层认为,今后几年汽车半导体行业将面临如下发展趋势和挑战:

质量第一
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在不断攀升的价格压力下,保持并提高质量水平。汽车制造商正在将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期望,延伸至他们的系统供应商,然后到整个价值链,最后到组件制造商。因此汽车行业对组件故障率的要求,正在趋向零缺陷水平。对此,英飞凌通过发起“卓越汽车产品质量(Automotive Excellence)”计划,在短短两年之内,英飞凌就将基于“百万芯片零缺陷”生产的产品比例提高了一倍,达到60%左右。

减少线束以提高系统集成度,降低复杂性
平均而言,如今汽车上的联网控制单元最多为50套,而在高端豪华轿车上则多达80套。例如,大众Phaeton包括2,110根电缆,全长3,860米,总重64公斤。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度不断加大,使得即使是次要的组件在独立工作或与其他组件一起使用时,也要达到100%的可靠性。所有这些都和降低复杂度有关,而与减少技术创新无关。

提高功率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要求系统功率达到100kW,这是前所未闻的。对于系统和半导体制造商来说又是一大挑战,尤其是需要考虑到对汽车空间、重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永恒的要求。

加速集成化
当前的发展趋势是分散比较简单的控制任务,同时集中更加复杂的监控任务,二者都要求在半导体产品中集成新的功能。对于半导体制造商来说,分散意味着融入新的功能从而使外设更加智能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方法之一是结合两个或更多硅芯片,然后将其放在一个“匣子”内,成为一个系统级封装(SiP)。以英飞凌的胎压传感器为例,一个系统级封装实际上由大量传感器组成,包含微机械压力和加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能量管理和通过RFID接口的信号传输功能。或者,在同一个硅片上融合这些功能,创造出众所周知的片上系统(SoC)。

瑞萨携手合作伙伴共创未来
瑞萨半导体公司(Renesas)在汽车电子市场上的合作伙伴相当多,包括应用软件厂商、操作系统厂商、电信服务业者、引擎控制模块制造商及汽车制造商等。此外,该公司还参与许多国家层级的智能型运输系统计划。

瑞萨半导体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自动车营业技术部长堀田慎吉及副部长杨峥荣双双表示,以中国市场来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工艺性及整合性能力较少,所以瑞萨所推出的产品,也不以应用针对在单一部分来开发,而是以整个应用来提供解决方案。目前,新推出将2D/3D图形引擎和32位RISC CPU内置于汽车导航用单芯片LSI,即为目前全球独家发表的产品。

面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及成长空间的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瑞萨科技目前除了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外,还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等同类国内机构展开合作。通过建立协作联盟来实现汽车标准化规格,正是瑞萨科技努力推进中国汽车电子领域高增长的关键举措。据堀田慎吉及杨峥嵘介绍,瑞萨可分别针对汽车五大系统提供16~32位内置闪存的MCU,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资料,该芯片于曰本市场上有高达80%的市占率。

当全球性电子市场持续成长之际,车用电子市场也以迅雷不即掩耳之势堀起,吸引各领域的业者思考如何跨入、整合这一大新兴领域,以抢攻诱人商机。其中,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更被各大国际级车厂视为获利翻身的关键。同时,因中国=重视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迫使各车厂不仅投资、合资或直接在国内设厂,还积极与各汽车研究院合作,更重视与本国整车商及供应商的进一步合作。根据福特汽车全球采购经理于受访时表示,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原有的相互封闭的配套合作方式即将被打破,灵活的零部件分拆采购模式逐渐走上前台,这种采购模式的创新将为汽车半导体厂商和汽车电子厂商提供更多公平竞争的市场机会。

车载通信及娱乐系统市场前景可期
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投巨资采购大量的汽车电子产品以装备新型汽车,加大汽车电子产品配置比重,已经成为目前新车型厂商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上海通用汽车于2006年宣布推出全新配置、全面升级的别克GL8陆尊06款新车型,这款新车配备了首次现身于国产MPV的右侧电动滑移门、Harman/Kardon顶级音响、GPS智能语音导航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使汽车更先进、安全、舒适与豪华,同时实现节能、环保、多功能,从而提高其竞争力。从汽车制造商的角度来理解车载电子的新发展趋势,将使汽车电子系统的开发向实现更好的体验效果发展。如GPS定位和导航会得到更广泛应用,TPMS将跳出后装市场的圈子,汽车出厂时就配备,并会有一些应用,而蓝牙的使用(免提系统)则会增多。

车载网络面临新发展  
在目前4个主要的网络总线系统标准中,全球被采用最多的是控制域网络(CAN),它拥有最长的历史和在全球汽车电子行业中最高的渗透率。LIN总线系统是一种较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主要应用在简单的车载系统,它对数据速率或迅速反应速度要求不高,例如座位和车窗的控制电子件。飞利浦目前是世界上CAN和LIN总线收发器市场上的领导厂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 以上(数据来源:飞利浦战略分析)。在欧洲5辆汽车中,有4辆采用了飞利浦的CAN收发器,飞利浦认为,LIN总线将会很快被中国制造的汽车所采用,因为相对于CAN来说,它更简便易用,成本较低,是低速度的另一种选择方案。

FLEXRAY是汽车总线系统中最高级的标准,它速度很快,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深受国际汽车行业的推崇。作为FLEXRAY的核心成员之一,飞利浦努力推动FLEXRAY的标准化和推广工作(其他核心成员还有:宝马、戴姆勒-xxxxxxxxxxxx、通用汽车、大众汽车、博世、飞思卡尔、瑞萨等)。

另一个总线系统就是MOST,它主要应用在网络音频/视频领域。它在欧洲以外地区采用的比较少。

基于开放产业标准的总线系统肯定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普及,开放的行业标准仍将是推动汽车行业中总线系统得到采用的驱动力。对于目前Safe-by-wire虽已受到国际重视及讨论,但预期仍需于2008年才会有应用方案出台。

中国汽车电子厂延续低成本路线
中国已经非常成功地建立了消费电子、家电的低成本制造基地,中国汽车电子厂商自然会考虑效仿相同的成功法则,以寻求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中国车载电子领域开始出现的一个研发趋势也体现了厂商在低成本化上的努力,这个趋势就是将显示、音响、倒车雷达、仪表、TPMS等装置的控制集中在一个MCU上来完成,这样即可大大地降低成本。例如飞思卡尔基于PowerPC mobileGT平台的远程信息处理/车载信息娱乐方案就是针对实现这一概念而推出的。

当然这也带来一个负面影响,即系统在灵活性上有缺陷,且核心控制器件的可靠性要求更高,所以要选择符合的器件时,则不得不特别注意此点。而在这种形势下,中低端MCU(微控制器)应用将主导汽车市场。一般车款所应用的MCU,由于8及16位MCU在中档汽车的应用数量最大数为40~50片,高档则达80~100片,相较32位用于高档车款多得多,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优势。不过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另一预测,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交易额将从2005年的160多亿美元增至2009年的220多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8%。32位和64位微控制器(MCU)领域将是汽车电子产品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两个领域,预计到2007年和2008年,32位产品将成为汽车MCU的主导架构。

探寻中国汽车电子厂商的突破口
汽车生产商在汽车安全规格、燃油经济性、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等方面正面临巨大压力,还要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及法规,因此安全和节能是今后几年汽车电子的开发热点。对于已经在和想要进入汽车核心控制领域如ECU(包括车身电子控制ECU与电喷发动机)的中国厂商来说,如何保证安全和可靠性将是决定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面对国内汽车电子IC芯片目前主要为国外厂商占据重要地位,国产元器件供应商的机会到底何在?康晓敦语重心长地回答,国产元器件的整体生产应用水平还不够高。除了需要增强设计能力外,应该从技术含量较低的的普通(模拟,逻辑)器件的功率驱动等元器件入手。

奥地利微电子公司汽车部市场总监Bernhard Czar则认为,未来国内厂商有很好的机遇。除了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在本土完成,本土供应商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IC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需要很强的互动交流,因此汽车设备也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切入点。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能够和设计工作进行本地配合、提供快速服务、对客户的忠诚度以及提供长时间的合作关系。

综观汽车技术的一大革新,有70%是来自汽车电子,为了满足及符合汽车安全、舒适、环保等创新需求,汽车中电子产品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目前汽车电子产品的比重已达到25%以上,在高档的轿车中甚至高达40%。中国汽车业正面临整个供应链的全面竞争,其中争夺汽车电子成为关键,汽车电子厂商将左右汽车供应链未来的走向。但令人担忧的是,有关本土元器件及整机厂供应商的研发及供给能力是否能够提供相关的产品及技术,是未来中国能否在汽车市场顺利占有重要地位的关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1-2008 07: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些发展动向是很有必要的谢谢了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5-1-2025 23:20 , Processed in 0.21379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