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冲模结构设计方案:
1,弯曲模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1),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 模具结构是否与冲件批量相适应
(2),模 架 对称模具的模架要明显不对称,以防止上、下模装错位置
(3),对称弯曲件 对称弯曲件的凸模圆角和凹模圆角应分别作成两侧相等
(4),小型的一侧弯曲件,有时可用同时弯两件变成对称弯曲,以防止冲件滑动,冲件在弯后切开
(5),毛 坯 位 置 落料断面带毛刺的一侧,应位于弯曲内侧
(6),弯曲件卸下 U形弯曲件校正力大时,也会贴住凸模,需要卸料装置
(7),校正弯曲 校正力集中在弯曲件圆角处,效果更好,为此对于带顶板的U形弯曲模,其(8),凹模内侧近底部处应做出圆弧,圆弧尺寸与弯曲件相适应
(9),安全操作 放入和取出工件,必须方便、安全
(10),便于修模 弹性材料的回弹只能通过试模得到准确数值,因而模具结构要使凸(凹)模便于拆卸、便于修改
(11),提高弯曲件的精度 提高弯曲件精度的工艺措施有减少回弹、防止裂纹以及克服弯曲件偏移
2,冲裁模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
(1),排 样 冲裁件的排样(参见第4篇第4章)
(2),模具结构 为何采用单工序冲裁模而不用复合模或级进模
模具结构是否与冲件批量相适应
(3),模架尺寸 模架的平面尺寸,不仅与模块平面尺寸相适应,还应与压力机台面或垫板(4),开孔大小相适应。用增加或除去垫板的办法使压力机容纳模具时,注意压力机台面(垫板)开孔的改变
(1),送料方向 送料方向(横送、直送)要与选用的压力机相适应
(2),冲 裁 力 冲裁力计算及减力措施参见第4篇第4章
(3),操作安全 冲孔模应考虑放入和取出工件方便安全
(4),防止失误 冲孔模的定位,宜防止落料平坯正反面都能放入
(5),凸模强度 多凸模的冲孔模,邻近大凸模的细小凸模,应比大凸模在长度上短一冲件料厚,若做成相同长度则容易折断
(6),防止侧向力 单面冲裁的模具,应在结构上采取措施,使凸模和凹模的侧向力相互平衡,不宜让模架的导柱导套受侧向力
(7),限 位 块 为便于校模和存放,模具安装闭合高度限位块,模具工作时限位块不应受压
3,拉深模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1),拉深件高度 拉深中间工序的高度不能算得很准,故模具结构要考虑安全“留量”,以便工件稍高时仍能适应
(2),气 孔 拉深模应有气孔,以便卸下工件
(3),限位装置 弹性压边圈要有限位装置,防止被压材料过分变薄
(4),控制材料流动 对于矩形或异形拉深件,可利用不等的凹模圆角、设置拉深筋等方法控制材料流动以达到拉深件质量要求
4,翻孔凸模和凹模结构要点:
无预孔的穿刺翻孔模 为增加翻孔高度,采用无预孔的穿刺翻孔模。凸模端部取60°锥形,凸模孔带台肩,以控制凸缘高度,避免直孔引起的边缘不齐
有预孔的翻孔模 (1).抛物线形的翻孔凸模,有光滑圆弧过渡,翻孔质量良好
(2).翻孔凸模端部直径先进入预孔,导正工序件位置,然后翻孔
(3).带整形台肩的翻孔凸模,适宜于凸缘高度不高的翻孔,其特点是在行程终了时,工件圆弧部分受到整形
5,压印模、压花纹模结构要点:
压印模 压印模大多数采用封闭式型腔,以免金属被挤到模具型腔的外面,对于比较大的工件或形状特殊需事后切边的工件,则采用敞开的型腔
压花纹模 压花纹深度h≤(0.3~0.4)t,则用光面凹模,如h>0.4t时,需在凹模上按凸模作相应的凹槽,其宽度比凸模的凸出部大,深度则比较小些
弯曲工艺的概念及弯曲件
1.弯曲工艺:是根据零件形状的需要,通过模具和压力机把毛坯弯成一定角度,一定形状工件的冲压工艺方法。
2.弯曲成形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应用相当广泛,如汽车上很多履盖件,小汽车的柜架构件,摩托车上把柄,脚支架,单车上的支架构件,把柄,小的如门扣,夹子(铁夹)等。
弯曲的基本原理:以V形板料弯曲件的弯曲变形为例进行说明。其过程为:
1. 凸模运动接触板料(毛坯)由于凸,凹模不同的接触点力作用而产生弯矩, 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弯曲。
2. 随着凸模继续下行,毛坯与凹模表面逐渐靠近接触,使弯曲半径及弯曲力臂均随之减少,毛坯与凹模接触点由凹模两肩移到凹模两斜面上。(塑变开始阶段)。
3.随着凸模的继续下行,毛坯两端接触凸模斜面开始弯曲。(回弯曲阶段)。 4.压平阶段,随着凸凹模间的间隙不断变小,板料在凸凹模间被压平。
5. 校正阶段,当行程终了,对板料进行校正,使其圆角直边与凸模全部贴合而成所需的形状。
弯曲变形的特点: 弯曲变形的特点是:板料在弯曲变形区内的曲率发生变化,即
弯 曲半径发生变化。从弯曲断面可划分为三个区:拉伸区、压缩区和中性层。
组立作业指导书(公司内部资料)
1.目地:
为使冲模开发部组立课的作业流程规范化,以减少后续领料、组立、架模、修模、试模、冲压、入库等工作中不良问题发生及有效降低不安全隐患,从而顺利达成整个项目进度及产品送样的时间.
2.范围:
凡领料、组立、架模、修模、试模、冲压、入库等作业均适用。
3.权责:
模具中心冲模块立课主管负责<组立作业办法>拟定、建立、删减及修正.
4.作业内容:
4.1领料作业:
4.1.1依据<研发领料申请单>、<工令单>到仓库领料.
4.1.2清点并核定所领之物料与领料单据是否相符.
4.1.3领料注意事项:
4.1.3.1搬运铜材,不锈钢等物料时须配戴手套,否则会导致手指割伤.
4.1.3.2如果物料重量超出15-30KG时须两人协同作业,否则会因力不从心导致肌肉拉伤或其它不安全事故.
4.1.3.3当物料超出40KG以上时,应用叉车或堆高车搬运.
4.1.3.4搬运时堆放物料高度不要超过1米,否则易倒塌,导致不安全事故之发生.
4.2组立作业:
4.2.1图面的审核
4.2.1.1了解组立图、排样图、产品图,做到组模前心中了解产品要求,折弯方式及工站分布.
4.2.2零件清点与整理
4.2.2.1依据零件清册,逐一清点零件,如有缺少,立即反映至权责主管处理.
4.2.2.2依零件安装方式不同,将零件按脱料入块,夹板入块,下模入块,标准件分开旋转在零件盒中,并对其锋利之工件倒角处理,以免在组配时割伤手指.
4.2.2.3依图纸对零件尺寸进行检查,检查是否依图面要求加工,如果未达要求,开立<零件质量异常单>以退货处理.
4.2.2.4将检查好的零件退磁处理.
4.2.3模板处理
4.2.3.1依图面要求检查各模板,尺寸,让位,沉头等孔位,是否有依据图纸加工.
4.2.3.2将比较锋利部份进行倒角,以免在组模时会刮伤手指.
4.2.3.3倒角方式
4.2.3.3.1钻头倒角:一般对圆孔进行倒角,如定位销孔,处导柱孔,螺丝孔,内导柱孔及?击孔等.
4.2.3.3.2挫刀倒角:一般对口孔及比较精细之零件进行倒角如线割孔,冲头等.
4.2.3.3.3风磨机倒角:一般对比较粗细之零件进行倒角,如螺丝,沉头孔,定位销孔,外导柱孔,内导柱孔等.
4.2.3.4打磨
4.2.3.4.1用油石对倒角好之模板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4.2.3.4.2用1200#砂纸包四方块对模板表面进行打磨抛光.
4.2.3.5清洁
4.2.3.5.1选用比较干?的抹布对各模板作清洁.
4.2.3.5.2选用去渍水对各模板作整体清洁.
4.2.3.6摆放
4.2.3.6.1对已处理之模板,按其大小分开摆放,以免相互碰撞,导致压伤.
4.2.4冲子与刀口实配
4.2.4.1用冲子跟夹板入子、脱料入块、刀口或模板孔做试配,并检查试配状况,看间隙是否过松或过紧,如有问题应检查冲子,入子或模板尺寸是否有差异,直至找出问题点,并加予解决.
4.2.4.2试配入子应遵循以下顺序:
4.2.4.2.1将待试配之入擦试干?
4.2.4.2.2摆正入子位置,用手先轻轻垂直压入小部份,试其配合度.
4.2.4.2.3用大于工件之2倍小铜棒轻敲工件,只需用2分力,试其配合度,如太紧不可强制再敲,以免工件崩断,导致拉伤.
4.2.4.2.4将试配好之工件以依组立图进行组立.
4.2.4.3装配入子应遵循以下顺序:
4.2.4.3.1将模孔入子擦试干?.
4.2.4.3.2摆正入子位置,用手垂直压入工件之1/8部份.
4.2.4.3.3用比入子大两至三倍之平铁块垫在其上面,用铜棒轻敲,看其松紧度,如果太紧切勿强制敲入.
4.2.4.3.4检查入子是否与模面平齐
4.2.5组立
4.2.5.1将已处理好之模板以定位销固定在上下模座上,依顺序先组下模,再组上模.
4.2.5.2上下模块立完成后须以脱料板合下模板,看其是否有干涉部分,再以冲头穿过脱料板合下模.合下模时手要垂直握好冲头,垂直试配,否则冲头易崩断.合完之后,冲头须及时固定到夹板上,以免站头因碰撞崩断或遗失.
4.2.5.3取出等高套筒,用一个M8螺丝轻轻锁住脱料板,下模刀口部分放上一张薄纸,将上模轻合下模,合模时须两人协同作业,以免用力不从心导致肌肉拉伤,用0.02mm垫片塞四个角,塞不进去为OK.
4.3架模作业
4.3.1用油石清理下模座底部.
4.3.2用油压车将模具拉至待架冲床,确认该模具是否适用该类型冲床.
4.3.3用油石清理冲床平台,确保平台干?,无铜屑.
4.3.4将油压车升至冲床平台,高出平台5―10mm,将模具轻推入冲床平台三分之二,再将油压车放低至平台5―10mm,将模具全部推入到冲床平台中心,用手轻推模具至模具固定块位置.
4.3.5目视检查冲床锁模螺丝与模具螺丝孔在同一位置,用卡尺测量模具之架模平行度,平行度不得超过0.1mm.
4.3.6模高调整
4.3.6.1用手抽出安全棒,试用摇模具行程,如果压不过去,则表示行程过低;如果轻松压过去,则表示行程过高,将冲头调整键,打至ON位置,用棘轮扳手或17-19梅花扳手调整之,调整到用0.02mm垫片放在脱料背板或等高柱内,抽出来有点紧的感觉时,再向下调0.05mm,即OK.
4.3.6.2手摇至下死点,先用M12扳手锁紧上模螺丝,(锁上模螺丝一般用8分力),再手摇2-3个行程至下死点,再用M24开口扳手(活动扳手)锁紧下模螺丝,(锁下模螺丝一般用6分力).
4.3.7送料长度调整
送料长度 =pitch/2
4.3.8送料厚度调整
送料厚度=5-T , T表示材料厚度
4.3.9送料线高度调整
4.3.9.1放松皮带并使皮带完全脱离送料机的齿轮.
4.2.5组立
4.2.5.1将已处理好之模板以定位销固定在上下模座上,依顺序先组下模,再组上模.
4.2.5.2上下模块立完成后须以脱料板合下模板,看其是否有干涉部分,再以冲头穿过脱料板合下模.合下模时手要垂直握好冲头,垂直试配,否则冲头易崩断.合完之后,冲头须及时固定到夹板上,以免站头因碰撞崩断或遗失.
4.2.5.3取出等高套筒,用一个M8螺丝轻轻锁住脱料板,下模刀口部分放上一张薄纸,将上模轻合下模,合模时须两人协同作业,以免用力不从心导致肌肉拉伤,用0.02mm垫片塞四个角,塞不进去为O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