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296查看
  • 4回复

Mazda6的3H车身结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12-2007 19: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Mazda6的3H车身结构

Mazda6的3H车身结构.doc

115 KB, 下载次数: 77, 下载积分: 积分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2008 16: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积分不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4-2008 14: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看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5-2008 09: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Mazda6的3H车身结构分别置于两侧车门框架和车顶部位,形似三个字母的"H",3H车身结构为加强车身结构,能保证在车辆发动机前仓和其它部位变形后乘员仓室空间不致侵袭变形,以最大程度保护室内乘员的人性化安全设计。3H高钢性车身在局部钢板厚度、塑性变形效果、吸收冲撞能力和乘客舱要求的硬度指标上具有优势。



该结构在车体侧面和顶部都有一层加强筋,使其在局部钢板厚度、塑性变形效果、吸收冲撞力和乘客舱硬度指标上都具备明显安全优势。另一个在车身结构方面的重要安全设计,是前舱下面的副车身构造,它对正面和侧面撞击具有十分出色的吸能效果。

事实上,现在几乎所有汽车厂商在宣传自己产品的安全性的时候都不说钢板厚薄,而是在强调结构,强调 3H车身和碰撞吸能技术。Mazda6的车身设计达到了欧洲新车评估系统NCAP四星级的安全标准。由于车身在碰撞事故中需要发挥一线的保护作用,所以Mazda6特别设计了3H全框架结构的车身,并加强了车身可溃缩前部吸能区的结构,使之能够迅速有效的分散、吸收撞击能量,令车身刚柔并济,不轻易变形。

汽车安全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但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汽车安全性这个重大问题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两大误区:钢板厚和车身重的车才安全。无论是德国车还是美国车、日本车,实际上速度达到50公里时,1.5吨的车体发生碰撞冲击,钢板厚薄差0.1毫米根本不起作用,平面抗冲击能力对安全性基本没有影响。那么是什么决定整车的安全系数呢?是结构。是整车带有逐级吸能及抗变型能力的骨架在决定安全性能。在发生碰撞的一刹那间,车体前端的吸能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惟有尽可能多地吸能,才能保障驾驶室不变形,从而保护驾乘人员。

要把车造重很容易,造轻才难。包括现在各大厂商开发的铝合金钢铁发动机,尽量把钢板减薄,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把车造得更轻,以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而更重要的是车轻也使刹车时惯性减小,从而缩短制动距离,确保车辆安全。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1-2-2025 23:55 , Processed in 0.46149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