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8455查看
  • 44回复

[综合] 汽车的主观评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8-2015 11:1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6-8-2007 16: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汽车的主观评价
    1. 乘坐舒适性评价
    1.1 连续激励(Continuous Events)
        车辆行驶在不平路面上造成汽车的振动,路面分为Smooth road和Rough Road。
    Smooth Road包括:非常平滑的路面、微量路面激励、少量连续或不连续激励的路面。
    Rough Road是指:有波长不等的凸起路面,起伏和Dips路面造成车辆剧烈的振动。
    Primary Ride/Body motion
        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车辆低频振动,判断你感受到的车体垂直振动、俯仰量,是否有车辆间断漂浮的感觉,是否有车体加速度的迅速改变,是否感受到由于车体侧倾造成头部横向颠簸不舒服的感觉。
    Secondary Ride/Vibration (high frequency)
        振动由各种不平路面激励引起,驾驶员和乘客可从座垫、靠背、方向盘、地板、变速杆等。判断路面激励造成的持续和不规则的车体俯仰及垂向运动,如车辆好象是在直接Copy不平路面,或感觉到象是与车轮一起跳动,或路面冲击使驾驶员臀部在座椅上跳动。考察车体、副车架、悬架、动力总成和座椅的振动谐波,考察方向盘和转向柱的振动谐波。是否感觉到车辆在传递路面冲击给乘客。
    1.2 间断激励(Discrete Events)
        间断激励是指每次路面冲击的产生间隔足够长的距离,这样在下次冲击来之前,车辆的振动已充分衰减,如路面凸块、铁路交叉口、斜坡、路面凹坑、路面连接处、减速带等。间断激励造成汽车以下振动:
    一阶振动(Primary/Bump)
        当汽车通过Bump或Dips路面时车体的刚体振动响应。是否Bump造起乘客加速度的突然改变,是否清晰地感受到或听到撞击悬架限位块引起的冲击或声音。
    冲击(impacts)
        考察车辆隔离路面个别剧烈冲击的能力。车辆是否有强烈的振动或剧烈的路面冲击能否被车辆平滑地吸收,是否有伴随冲击的噪音产生,冲击是否使车体上下运动速度迅速改变,考察冲击发生后振动衰减的幅度。
    2. 转向性能评价
    2.1 泊车/操纵性(Parking/Maneuvering)
    Parking/Maneuvering是指在停车场或路边停车时汽车以非常低的速度行驶和泊车的性能。
    转向力(Efforts)
    考察车辆静止时转向力,车辆以非常低的速度转弯转动方向盘时,是否有转向力的波动,即转向力是否均匀。
    回正性 (Returnability)
        评价车辆以非常低的速度前进或倒车行驶时方向盘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的状态。考察方向盘回正是否平滑、一致、稳定,自动回正后方向盘位置接近直线行驶状态的程度,自动回正的速度,回到直线行驶状态是否需要驾驶员辅助。
    操控性(Maneuverability)
    评价在行驶空间狭小时车辆的操纵性。在泊车时考察方向盘转动的角度大小,是否感觉到车辆受狭窄道路、转向轮转角及车体外伸部分(转向半径)的限制。
    2.2 直线行驶可控性(Straight Ahead Maneuverability)
        直线行驶可控性是指方向盘在直线行驶附近时汽车的转向特性,在该位置时驾驶员是否可以精确、自信地进行转向控制;该特性反映了驾驶员为保持汽车直线行驶进行方向修正时,汽车的响应和转向力矩反馈的大小。
    响应(response)
        围绕汽车直线行驶位置,即少量转向输入时,汽车的响应品质。考察少量转向输入时汽车的响应量,要在不同的速度下评价;是否有响应量很小或没有的方向盘角度范围(Window/Steering angle deadband),在该转向盘角度范围内及范围之外,二者转向响应量有什么不同;最后要考察左右转向响应的对称性。
    中心感和力矩反馈(Center Feel/Torque Feedback)
    在直线行驶位置附近转向力矩反馈。随着转向力的增加,是否有一个明显的中心点,即使有少量的偏差,或是否有转向感很差转向角范围。考察转向力矩随小转向角变化而改变的程度,这种感觉是弱还是强,转向力矩的增大是线性、不连续的或粘滞的;是否有摩擦阻力感;是否有转向盘刚性地连接到转向轮的感觉,或者是柔性地连接到转向轮上的感觉(Compliance feel)。
    转向力(Efforts)
    在不同的车速下评价。在小的转向修正(直线行驶)时转向力是否合适,是轻还是重。
    转向精确度(Modulation/Precision)
    考察转向盘力矩、转向盘转角与车辆响应的联系(直线行驶,小方向盘转角输入)。在中心附近,转向力矩与车辆响应是否匹配,是否有缺乏与车辆及路面关系的转向感觉,是否有转向修正的精确感。
    2.3 转向可控性(Cornering Controllability)
    转向可控性是指转向时的转向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使驾驶员精确、自信地控制汽车,转向特性包括转弯时车辆响应、力矩反馈,使车辆既进入弯道又使车辆按预定线路行驶的转向盘转角调整,也包括车辆出弯道时的自动回正特性。
    响应(Response)
    在各种转弯情况下车辆关于转向盘输入的响应品质。考虑车辆对转向输入的响应量,特别是在弯道行驶阶段,是否有明显的转向滞后现象,转向盘输入和车辆响应是否成比例或有可预见性。
    力矩/反馈感(Torque/Feedback Feel)
    转弯时来自转向盘的力矩反馈特性和感觉。当转向盘转角增大或减小时,是否有明显的或明确的转向盘力矩增加或减小;在整个转向盘转角操作范围内,转向盘力矩是否连续或与方向盘转角成比例;当少量调整方向盘转角时,是否有转向盘力矩阶跃改变的感觉(转向力矩滞后感);转向是否有路感,是否有僵硬和直接或柔性和顺从感(Compliance feel)。
    转向力(Efforts)
        不同车速下的转向力。转弯时的转向力和把持力是否合理,是轻还是重。
    回正性(Returnability)
        从不同转弯状态恢复到直线行驶状态的能力。回正运动是否平滑、一致和稳定;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状态的程度;自动回正的稳定性,超调量和振荡次数(衰减特性)。
    转向精确度(Modulation/Precision)
    考察转弯时转向盘力矩、转向盘转角与车辆响应的联系(直线行驶,小方向盘转角输入)。车辆响应对转向盘输入是否直接和精确;在整个转向操作范围内转向盘力矩反馈与车辆响应是否匹配;是否有转向修正的精确感。
    2.4 转向扰动(Steering Disturbance)
        转向扰动是指由其它原因(驾驶员输入除外)导致的不希望的转向响应或反馈。
    力矩转向(Torque Steer)
    发动机关闭或打开时车辆的偏离行驶路线。驱动力矩改变或换档时,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跑偏(Pull)
        在平滑路面上行驶时汽车是否总是跑向一边;踩下离合器、不制动、方向盘自由时,考察车辆侧身漂移量(Hand-off drift),评价维持汽车直线行驶的方向盘力矩(Correction efforts)。
    冕状路面敏感性(Crown Sensitivity)
    车辆对冕状路面的反应偏离行驶路线是否显著,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4-2013 11: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主观评价的印象是,需要大量的经验累积才能做到准确的评价.目前国内做车辆主观评价的内容一般都是采用外包的形式,这样很不利于国内行业的发展,但也没办法,很少有人愿意花大价钱辛苦去培养主观评价专业人员.
    现在的问题是,没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即使拿到了培训资料,知道各种主观评价细则也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评分.原因很简单,你上手过的车有限,最多能做出两两比较或者是一个简单的排序而已,也可以说这样的评分具有极限性.
    我倒是想从事主观评价这块,但是公司不给培训,自己又负担不起昂贵的费用.呵呵 随便发发牢骚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8-2007 14: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们很强啊

    are you familiar with these?
    I also have interest on this topic, if we could help each other on this?

    If you are also familiar with other danamic topic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1-2007 16: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兴趣的不少阿

    目前国内搞主观评价应该是刚刚起步,真正经验丰富的不多。
    有哪位水平较高,来讨论一下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2008 14: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多交流

    我的工作就是主观驾评,希望和大家多交流!
    其实楼主所说的只是整车驾评的一部分Dynamic有关的。
    其他属性还包括很多:
    Braking
    Handing
    PT NVH
    Wind NVH
    Road NVH
    M/E NVH
    Performance
    Drivability
    Transmisson performance (AT/MT)
    Climate control
    Seat and restraint system
    entertainment system performance
    Night operation
    ...
    lzhang82@126.com

    [ 本帖最后由 汽车花生米 于 2-4-2008 14:3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5-2008 12: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搞主观驾评的,汽车花生米说的很不错啊,基本上是对车的一个全面的评估,我现在也作了一段时间,同行的有时间聊聊阿,QQ:981923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8-2008 09: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观评价觉得是一个很虚的东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5-2009 10: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用词不大准,不能称为虚,虽说主观评价的主观性很强,但评价还是要有一定的经验累积,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会是有章可循的。一般主观评价是3-5个人,每个人的口味和感觉都不同,针对结果再进行检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评价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6-2009 22: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关于汽车冬季采暖的主观评价

    斑竹,有没有关于汽车冬季采暖的主观评价?
    如果有,能否给一份相关的汽车冬季采暖主观评价方法及标准啊。。。
    我邮箱:hgpannai@163.com
    QQ:41863175
    谢谢了~急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6-2009 14: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6-2009 09: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观评价是比较实际的东西,真正试验测量的东西,假如动力性,如果你用AMT,动力性可以做得很好,经济性也可以调的不错,实际用起来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11-2009 13: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知道...后面是什么

    LZ,花生米,两位都用了...我想知道这代表的都是什么,能把全文发出来让我们学习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12-2009 21: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汽车花生米 于 2-4-2008 14:28 发表
    我的工作就是主观驾评,希望和大家多交流!
    其实楼主所说的只是整车驾评的一部分Dynamic有关的。
    其他属性还包括很多:
    Braking
    Handing
    PT NVH
    Wind NVH
    Road NVH
    M/E NVH
    Performance
    Drivability
    T ...

    你说的太对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所说的那些主观评价的资料呢,我现在正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有请给我发点,我的邮箱是sunsnow07@126.com,不胜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12-2009 2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雅轩院长不知有没有更全面得主观评价方面的资料,希望能给我发送一点,邮箱见楼上的帖子,不胜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2009 12: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主/客观评价的资料和案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3-2010 22: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否根据自己开车的经验 建个数据库 做打分制度 以评价该车的好坏
    我也是刚从事主观评价  上面那些虚的东西没什么用  都是需要用仪器测量的 所以算不上主观评价
    能多讲点心得  比ctrl+c  AND  ctrl+v好多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1-2-2025 19:32 , Processed in 0.618548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