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45995查看
  • 95回复

[转向] 车辆转向梯形设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1-2006 19: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转向梯形有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选择整体式或断开式转向梯形方案与悬架采用何种方 ({b/eo6d
案有联系。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案,必须正确选择转向梯形参数,做到汽车转弯时,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使在不同圆周上运动的车轮,作无滑动的纯滚动运动。同时,为达到总体布置要求的最小转弯直径值,转向轮应有足够大的转角。
aH9N; N
  一、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
nBLVj)/
  1.整体式转向梯形
Odcl&HP
  整体式转向梯形是由转向横拉杆1,转向梯形臂2和汽车前轴3组成,如图7—30所示。
3u L[H| 0
  其中梯形臂呈收缩状向后延伸。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调整前束容易,制造成本低;主要缺点是一侧转向轮上、下跳动时,会影响另一侧转向轮。
\yPW'f;e;i
dKHG/?Mk
,hC(.nM
s]t~'o(jJr
  当汽车前悬架采用非独立悬架时,应当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整体式转向梯形的横拉杆可位于前轴后或前轴前(称为前置梯形)。对于发动机位置低或前轮驱动汽车,常采用前置梯形。前置梯形的梯形臂必须向前外侧方向延伸,因而会与车轮或制动底板发生干涉,所以在布置上有困难。为了保护横拉杆免遭路面不平物的损伤,横拉杆的位置应尽可能布置得高些,至少不低于前轴高度。
T]NCyM/T^
2.断开式转向梯形
d0QKHo
转向梯形的横拉杆做成断开的,称之为断开式转向梯形。断开式转向梯形方案之一如图7—31所示。断开式转向梯形的主要优点是它与前轮采用独立悬架相配合,能够保证一侧车轮上、下跳动时,不会影。向另一侧车轮;与整体式转向梯形比较,由于杆系、球头增多,所以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调整前束比较困难。
2WvaT&~Y
_YwpjcR,>,
  横拉杆上断开点的位置与独立悬架形式有关。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常用图解法(基于三心定理)确定断开点的位置。其求法如下(图7—32b):
L:tDg+c#
i0PNU)?>`O
  1)延长KBB与KAA,交于立柱AB的瞬心P点,由P点作直线PS。S点为转向节臂球销中心在悬架杆件(双横臂)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当悬架摇臂的轴线斜置时,应以垂直于摇臂轴的平面作为当量平面进行投影和运动分析。
Q=P20c# #
  2)延长直线AB与KAKB,交于QAB点,连PQAB直线。
pl7UVfK{]
  3)连接S和B点,延长直线SB。
Gnah@@!~;.
  4)作直线PQBS,使直线PQAB与户QBS间夹角等于直线PKA与PS间的夹角。当S点低于A点时,PQBS线应低于PQAB线。
%b3ZeRl,}
  5)延长PS与QBSKB,相交于D点,此D点便是横拉杆铰接点(断开点)的理想的位置。
W\h2L>w
  以上是在前轮没有转向的情况下,确定断开点D位置的方法。此外,还要对车轮向左转和向右转的几种不同的工况进行校核。图解方法同上,但S点的位置变了;当车轮转向时,可认为S点沿垂直于主销中心线AB的平面上画弧(不计主销后倾角)。如果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横拉杆长度在不同转角下都相同或十分接近,则不仅在汽车直线行驶时,而且在转向时,车轮的跳动都不会对转向产生影响。双横臂互相平行的悬架能满足此要求,见图7—32a和c。
1(q30RF
@fG nt$
二、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
^Ynu$;
  汽车转向行驶时,受弹性轮胎侧偏角的影响,
+X+PN.>
所有车轮不是绕位于后轴沿长线上的点滚动,而是绕位于前轴和后轴之间的汽车内侧某一点滚动。此点位置与前轮和后轮的侧偏角大小有关。因影响轮胎侧偏角的因素很多,且难以精确确定,故下面是在忽略侧偏角影响的条件下,分析有关两轴汽车的转向问题。此时,两转向前轮轴线的延长线应交在后轴延长线上,如图7—33所示。设θi、θo。分别为内、外转向车轮转角,L为汽车轴距,K为两主销中心线延长线到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若要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则梯形机构应保证内、外转向车轮的转角有如下关系
kK #M_
3] (R0{
acV{K,"
若自变角为θo,则因变角θi的期望值为
~.1i/qh$
TD.2di'f3i
ZHm
8 -W ~+T#
d4;^~
  现有转向梯形机构仅能近似满足上式关系。以图7—33所示的后置梯形机构为例,在图上作辅助用虚线,利用余弦定理可推得转向梯形所给出的实际因变角θi′为
&Z\C K+;
=\tDdr
|xX ap])
@-GP XM
式中,m为梯形臂长;γ为梯形底角。
eDQi
  所设计的转向梯形给出的实际因变角θi′,应尽可能接近理论上的期望值θi。其偏差在最常使用的中间位置附近小角范围内应尽量小,以减少高速行驶时轮胎的磨损;而在不经常使用且车速较低的最大转角时,可适当放宽要求。因此,再引入加权因子ωo(θo),构成评价设计优劣的目标函数f(x)为
Z|#1Ms=
x&_4Ov,-,
[-o..Tk
将式(7—24)、式(7—25)代人式(7—26)得
Tj5h|eq*q
Df&U6J8}
`E3Nc%
式中,x为设计变量,θomax为外转向车轮最大转角,由图7—33得
)UCr(2_
?ZD`c4RM
式中,Dmin为汽车最小转弯直径;a为主销偏移距。
6oB5r89.~
  考虑到多数使用工况下转角θo小于20°,且10°以内的小转角使用得更加频繁,因此取
Ljl86:9x
t+t,_O-
建立约束条件时应考虑到:设计变量m及过小时,会使横拉杆上的转向力过大;当m过大时,将使梯形布置困难,故对m的上、下限及对γ 的下限应设置约束条件。因γ 越大,梯形越接近矩形,f(x) 值就越大,而优化过程是求 f(x) 的极小值,故可不必对γ 的上限加以限制。综上所述,各设汁变量的取值范围构成的约束条件为
Tr(PhX
 H4_~v:=_
  梯形臂长度m 设计时常取在 mmin=0.11K,mmax=0.15K。梯形底角γmin=70°。
5%rsY1)
  此外,由机械原理得知,四连杆机构的传动角方不宜过小,通常取 δ≥δmin =40°。如图7—33所示,转向梯形机构在汽车向右转弯至极限位置时达到最小值,故只考虑右转弯时
]ZK{J ]
δ≥δmin 即可。利用该图所作的辅助用虚线及余弦定理,可推出最小传动角约束条件为
!>|hRR^
Q%vGpY80Z
]8H{XMB*I
式中,δmin为最小传动角。
$+zFRa"]
已知 ,故由式(7—32)可知,δmin 为设计变量m及γ 的函数。由式(7—29)、式(7—30)、式(7—31)和式(7—32)四项约束条件所形成的可行域,如图
J *
7—34所示的几种情况。图7—34b适用于要求 δmin 较大,而 γmin 可小些的车型;图7—34c适用于要求 γmin 较大,而 δmin 小些的车型;图7—34a适用介于图7—34b、c之间要求的车型。
_^7:5P[
*3@:wgD
Kt@rEUr'/
由上述数学模型可知,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问题,是一个小型的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可用复合形法来求解。
UpRV=}|
  三、转向传动机构强度计算
 =o
  1.球头销   .
-w&+tzHGy
  球头销常由于球面部分磨损而损坏,为此用下式验算接触应力σi
.{qr[^ #
              

式中,F为作用在球头上的力;A为在通过球心垂直于F力方向的平面内,球面承载部分的投影面积。
ZvP:fZin
  许用接触应力为[σj]≤25~30N/mm2。
n.5YZL
设计初期,球头直径d可根据表7—4中推荐的数据进行选择。
Y&za- >m
5UrBQkK
表7—4 球头直径
b! &A?
球头直径    转向轮负荷/N    球头直径    转向轮负荷/N
1So2[1u\
2022252730    到60006000~90009000~1250012500~1600016000~24000    35404550    24000~3400034000~4900049000~7000070000~100000
qXE1\{
/mL$E7f
球头销用合金结构钢12CrNiB、15CrMo、20CrNi或液体碳氮共渗钢35Cr、35CrNi制造。
-v+0+N.Db
  2.转向拉杆·
=iME6yn -,
  拉杆应有较小的质量和足够的刚度。拉杆的形状应符合布置要求,有时不得不做成弯的,这就减小了纵向刚度。拉杆应用《材料力学》中有关压杆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验算。稳定性安全系数不小于1.5~2.5。拉杆用20、30或40钢无缝钢管制成。
> V?zdnQ&
3.转向摇臂
R3~sRI"
在球头销上作用的力F,对转向摇臂构成弯曲和扭转力矩的联合作用。危险断面在摇臂根部,应按第三强度理论验算其强度
Z!-_ B f
,)(~sCGW
L$|#)
  式中,Ww、Wn 为危险断面的抗弯截面系数和抗扭转截面系数;尺寸d、e见图7—35。
I!xhA
    要求       σ≤σT/n
ftNmvWo:
式中,σT为材料的屈服点;n为安全系数,取n=1.7~2.4。
MhQ=[6af#
转向摇臂与转向摇臂轴经花键连接,因此要求验算花键的挤压应力和切应力。
  [/hide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4-2007 21: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牛人 的帖子

  牛老大!!   还是有些看不起啊  能直接发给小弟邮箱里哈吗?    sjq1983128@163.com     小弟最近做毕业设计正需要这个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6-8-2015 23:0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2-5-2007 11: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
    拉杆断开点的确定是应用的什么理论?
    我知道拉杆断开点肯定在直线PS上。但为什么要“使直线PQAB与户QBS间夹角等于直线PKA与PS间的夹角”?
    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1-10-2015 20:1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6-9-2007 21: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详细介绍前双后单的双轴转向技术!谢谢!:loveliness: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07 19: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能看贴回一下,现在还没有办法评价好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12-2007 23: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在做一辆小车;现在正在了解转向梯形;希望能得到版主的帮助!我的QQ是405067079;请你加我十分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12-2007 21: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有时间请帮个忙!我的QQ405067079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12-2007 13: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研究转向角多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3-2008 11: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发我邮箱里吗??毕业设计急用!!谢谢
    leevale@sina.com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3-2008 22: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是写的不错。但好像是公式看不到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3-2008 14: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兄弟,我现在在搞《〈汽车底盘的转向器的研究与设计〉》的课程设计,帮个忙,那位大哥能给提供点资料,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3-2008 10: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了,公式的详细内容啊,


    不知楼主用的是神秘公式编辑器啊。。   

    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3-2008 16: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到公式和图片啊,我的QQ是12167883,楼主,能不能加我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4-2008 10: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在做这个···虽然没什么用还是顶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4-2008 18: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老大,辛苦了

    牛老大,能不能帮小弟发一下啊,我最近正需要这个。
    automanchx@sina.com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2-11-2024 20:22 , Processed in 0.40213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