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楼主: 一线天

汽车上的暗电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5-2009 20: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1一般的车暗电流不超过20mA,
如果不是长期不开的话,影响不大
2长期不开的车可以拉闸断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5-2009 16: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楼 sdwfsgljj 的帖子

彻底断电的话可能会引起其他问题,比如音响锁死、设定数据丢失、学习数据丢失等等,轻易不可尝试断开整车电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5-2009 15: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漏电现象是指汽车停驶中蓄电池逐渐放电以致影响汽车启动困难或电器工作不正常的现象.导致汽车漏电的原因大体有3类:第一类是停车时电器开关未关等导致的蓄电池亏电,第二类是蓄电池极板短路或氧化脱落导致自放电而亏电,第三类是由于汽车电器、线束、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搭铁造成漏电.汽车漏电现象是指汽车停驶中蓄电池逐渐放电以致影响汽车启动困难或电器工作不正常的现象.

[ 本帖最后由 82303388 于 21-5-2009 15: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5-2009 21: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可以单独设电源供电,汽车启动时再切换电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5-2009 22: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上的暗电流

汽车上的暗电流交流QQ:674445803


[ 本帖最后由 82303388 于 25-5-2009 22:39 编辑 ]
暗电流测试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5-2009 21: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遇到过别克DVD漏电,凯迪拉克CTS电视漏电,都没太好解决方法,把保険絲拔了。有时机器换新的也解决不了问题。能帮一线解决问题的最伟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5-2009 12: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yqsk 于 30-5-2009 21:28 发表
遇到过别克DVD漏电,凯迪拉克CTS电视漏电,都没太好解决方法,把保険絲拔了。有时机器换新的也解决不了问题。能帮一线解决问题的最伟大。


是原装部件吗?山寨货的话可能没有考虑掉电模式功耗问题,如果能加一个电器开关,彻底断电会好些,不过彻底断电又可能导致锁死(话说既然连掉电模式都没有设计的话也不会有锁定模式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5-2009 17: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说得不错

但是我觉得将来情况更糟糕,因为汽车上的电子设备数量在不停地增长。像GPS导航仪、DVD播放器等类似设备渐渐都成了标准配置,而电池的容量增长地速度绝对赶不上。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真要出一个统一的暗电流(静态电流)管理规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这里应该将汽车上的电子设备分为三个等级:
比如说最重要的ECU和防盗模块是第一等级,任何时候都必须保证其有电源供应;
其它根据不同用途和重要性,分为第二等级:重要辅助电子设备,部分电源可以关闭;第三等级:娱乐和舒适性电子设备,可以完全关闭。
这些电子设备由一个统一的电源管理ECU控制,各个设备若需与该模块通信,采用统一通信标准协议和唯一识别号。
这样,所有的车载电子设备就有管家可以管住电源漏洞了,不会再出现放个10天半月汽车发动不起来的情况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7-2009 22: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漏电亏电暗电流

汽车没电就换蓄电池,这种做法往往是驾驶员自己的想法。导致蓄电池亏电主要有
1.发电机不发电
a.线束断裂
b.发电机调节器碳刷耗尽或损坏
c.发电机转定子损坏
d.发电机轴承损坏
2.蓄电池自身逃电
a.蓄电池有断格
b.电解液密度不对
c.蓄电池寿命到了(国产2至3年,进口的3至5年)
3.车辆外加负载电器逃电
a.加装防盗器,使用GPS
4.开关接触不良导致灯光电器未能断电而放电
5.线路搭铁
建议更换蓄电池同时还要检查发电机有无发电,车子自身有无逃电放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8-2009 02: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整车蓄电池匹配时应将汽车静态漏电流考虑在内,不过具体保证汽车多长时间内能正常启动,现在说法不一,但国外有个习惯参数为10天,到底多长时间合适希望大家讨论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9-2009 16: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类是蓄电池极板短路或氧化脱落导致自放电而亏电”
33楼说的第二点值得商榷,蓄电池自放电会导致馈电,但自放电发生的原因和蓄电池极板短路以及氧化脱落没有任何关系。
自放电是由于电解液中含有杂质,特别是可变价的金属离子,如铁离子,镍离子等,他们在蓄电池的正负极间不断被反复氧化还原,在内部形成微电池进行放电,这是自放电发生的根本原因。
极板短路会导致蓄电池单格电压降低为0v,大家知道蓄电池单格电压约为2.1 v,6个单格电池串联组成汽车用的12v蓄电池,其中一个单格短路,蓄电池电压就降低到10v,自然无法启动,但不是因为馈电。
关于氧化脱落,应该说是概念模糊,展开应该是极板中的金属骨架(板栅)被氧化,而附着在金属骨架上的活性物质(铅膏)脱落。
板栅被氧化腐蚀后会导致强度,刚性下降,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板有不断膨胀的趋势,板栅不能抵抗这种趋势时正极板会不断生长,当长到碰到负极时就会短路,短路的情况上面已经做了说明。
下面说脱落,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过充电,震动,过放电,板栅腐蚀等因素综合影响,活性物质和板栅的结合力逐渐下降,活性物质会不断掉落,最终导致实际反应的物质和反应面积的减少,蓄电池内阻的增大,反映在蓄电池上就是容量和冷启动能力的降低,因为活性物质反应量决定容量,而反应面积和内阻决定冷启动能力。当然活性物质脱落和正极板生长短路是同时进行的,只是看是哪个先导致失效。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10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10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10-2009 11: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用万用表能测量暗电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10-2009 16: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静态电流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11-2009 22: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暗电流太大会使蓄电池馈电,一般车辆的暗点流都会大于20MA,小于三十毫安的都做的比较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11-2009 1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车内的各个电子系统都会设计成 battery 供电 acc(IGN) 控制的方式,在acc off的情况下,只有ECU处于休眠状态,进行
memory 保持,以保证电子系统的设置不发生改变,这时的电流被称为系统暗电流,汽车音响在2-5mA,指针式仪表在3mA左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5-1-2025 20:55 , Processed in 1.302271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