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搜索附件  

小鹏P7热管理系统分析w4.jpg

 

小鹏P7热管理系统分析:


小鹏P7的整个热管理系统的水路是相连通的,通过三通和四通水阀,实现串联和并联模式,整个热管理系统的框图如下图所示。



小鹏P7的热管理系统整体框图

各个模块的热管理的具体策略如下:

01

电机冷却控制原理

整个冷却回路为:电机回路水泵→电机系统→三通比例水阀1→散热器/旁通→四通换向水阀→电机回路水泵。



电机冷却控制原理

02

电池冷却控制原理

该冷却回路为:电池回路水泵→动力电池→水水换热器→电池换热器。



电池冷却控制原理

03

充电模式下的电池加热控制原理

冷却回路包括两条,其一为:电池回路水泵→水水换热器→电池换热器→动力电池→四通换向水阀→电池回路水泵。其二为采暖回路水泵→水加热PTC→三通比例水阀2→ 水水换热器→采暖回路水泵。



充电模式下电池加热控制原理

04

电池热平衡控制原理

该冷却回路为:电池回路水泵→动力电池→水水换热器→电池换热器→电池回路水泵。



电池热平衡控制原理

05

电池LTR冷却和电机余热回收控制原理

冷却回路为四通换向水阀→电机回路水泵→电机系统→三通比例水阀1→散热器/旁通 → 四通换向水阀→电池回路水泵→水水换热器→电池换热器→动力电池→四通换向水阀。



电池LTR以及电机余热回收控制原理

来源:汽车工程师之家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针对小鹏P7热管理系统的分析如下:<br><br>小鹏P7的热管理系统设计精妙,通过水路连通,实现电机、电池等模块的有效热管理。其中,电机冷却控制采用特定回路,确保电机在多种工作环境下都能维持最佳状态。电池冷却控制原理独特,保证电池性能稳定。而在充电模式下,电池的加热控制原理更为关键,确保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快速且安全地充电。整体系统效率高,响应迅速,为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针对小鹏P7的热管理系统,其设计精妙且高效。系统通过水路连通,实现电机、电池等模块的有效热管理。电机冷却系统通过特定回路和水泵驱动冷却水,经过散热器或旁通,再经由四通换向水阀返回,确保电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电池冷却控制原理独特,通过专门的水泵和换热器实现快速且均匀的冷却。而在充电模式下,电池的加热控制同样重要,确保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也能高效充电。整体而言,小鹏P7的热管理系统设计合理,能有效保障车辆的性能和安全。
针对小鹏P7的热管理系统,其设计精妙且高效。系统通过水路连通,实现电机、电池等模块的有效热管理。电机冷却控制原理通过特定回路确保电机稳定运行;电池冷却控制原理维持电池最佳工作状态,同时充电模式下的电池加热控制原理保证了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整体热管理策略提升了车辆性能与安全性。系统框图及详细说明如下(附图及详细说明)。未来优化方向可关注材料导热性能、热平衡策略等,以提升系统效率及整车性能。
关于小鹏P7的热管理系统分析如下:<br><br>整体而言,小鹏P7的热管理系统设计精妙,通过水路连通,实现模块间的灵活串联和并联。电机冷却控制采用特定回路,确保电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维持最佳工作状态。电池冷却系统独立且高效,保证电池性能稳定。特别是在充电模式下,电池的加热控制设计确保了快速且安全的充电过程。系统运作稳定,响应迅速,为车辆提供了优良的冷却和加热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了整车性能。
针对小鹏P7的热管理系统,其设计精妙且高效。系统通过水路连通,实现电机、电池等模块的有效热管理。电机冷却系统通过特定回路和水泵驱动冷却水,经过散热器或旁通,再经由四通换向水阀返回,确保电机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电池冷却则通过另一回路,利用水水换热器将电池温度维持在一个安全范围内。而在充电模式下,电池的加热控制也设计有专门的冷却回路以确保效能和安全性。此系统的关键在于比例水阀和四通换向水阀的精准控制,以实现各模块热平衡,提升整车性能和舒适度。
小鹏P7热管理系统分析w4.jpg
         同一主题附件:
    小鹏P7热管理系统分析w1.jpg
    小鹏P7热管理系统分析w2.jpg
    小鹏P7热管理系统分析w3.jpg
    小鹏P7热管理系统分析w4.jpg
    小鹏P7热管理系统分析w5.jpg
    小鹏P7热管理系统分析w6.jpg
    小鹏P7热管理系统分析w7.jpg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4-4-2025 22:51 , Processed in 0.1892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