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动力汽车,有前景吗?:刚看了“汽车工程师之家”负责人发的一片贴子——“汽车行业自主创新之隐忧,汽车人应该抱团,大家都来聊聊吧”感触颇深!
下面,就我的个人在汽车行业的一些小积累,与大家分享,希望各位不惜赐教!
1.国内对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研究水平
8年前就开始立项研究,浙大是领头羊。到目前,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加以推论或者说,并无实用推广价值。但却是中国吃螃蟹的人。其他企业的研究开发
就鲜有以此立项研究的。
2.国外的研究,以法国为领先
样机样车是有了,我也在欧洲的展会上,看到过该样车——三轮式。该车明显的缺点是:爆发力不足,噪音大,空气利用率低等缺点;印度也曾经宣布
08年量产,但均未兑现承诺。
3.压缩空气动力汽车介绍
无需内燃机,车载高压空气,代替汽柴油,作为能源。一罐气,在城市道路上可行驶100公里。在有加气站的前提下,2-5分钟可以加满一罐。或者直接换
气罐也可。同时,需要利用太阳能对压缩空气加热,提高空气利用率。
本技术,最大的使用价值在——出租车和城市公交车。我们知道,城市交通工具,是短程,循环运行,换气罐是非常方便的。而且使用成本异常低廉,非常
适合中国这样的能源进口大国的。也是人类在改善环境方面的,有益的技术革新!
4.本技术瓶颈
必须是专用气动发动机,而不是在内燃机上面改进。内燃机,不适合压缩空气工作。原因:压缩利用率低,内燃机本身阻力大;
超高压空气瓶的国产。满足150L的300mpa条件的空气瓶,没有国产化;
没有科研单位,以此为研究目标,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多是蜻蜓点水,或者是骗骗科研经费而已。中国的企业家,也瞧不起它,大多在等待国外搞成了,再去
复制,很短见。
5.个人的研究阶段
从05年就开始研究,之后陆陆续续的做过一些样机,包括把发动机装在轮毂上,但效果均不理想。最近开始把发动机设计成8缸,切向做功,它的特点如下:
1)无需电启动,因为在轴的360度上的任意一点,均可以进气,启动。
2)直接切向做功,减少了繁杂的摩擦损失;
3)如果在下坡过程中,不是空挡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反充气,储存能量;
4)无需冷却发动机;
5)车顶装置有太阳能加热器,提高空气利用率;
6)专用压缩空气发动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简单等优点;缺点是:工作件的寿命短。
我本从事摩托车行业,但却偏偏喜欢汽车。我希望中国的汽车新技术,不要总是落后于外国。在新的领域,我们和国外是在同一起跑线。我不希望
我们从起跑线开始输。这也是我锲而不舍的动力所在。
上面的内容看完后,我希望朋友们,能客观的给我一些建议和指导。批评我也乐于接受。谢谢!
是不是,空气动力汽车领域,太偏的原因,没有人回复我?
我很想知道那300mpa的压缩空气是怎么造出来的
前辈是否考虑到噪声了呢?
压缩空气是散热,能量有损失,效率肯定不高。何必受限?能不能把混合动力车的两套设备改为一套,用电动代替直接用压缩空气驱动。把电瓶换成气瓶,内燃机换为燃气涡轮发电机。压缩可燃气体辅助发电,市区只用压缩空气。气瓶可在空载时自行充气。
有人发明了铅笔,有人发明了橡皮;有人把橡皮撞在了铅笔上获得了上亿美元的专利。尽量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
和希望与你交流qq:530119413
不看好,将气体压缩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大量的热能被白白的浪费了,做工时,气体膨胀又要吸收大量的热能,否则,辛辛苦苦做成的高密度白白流入大气,因此,从能量守恒定律上说,能量转换的环节越多,能量的利用率就越低。
同意楼上的,压缩空气做功这一点是没错,做成汽车用的动力发动机也没错,关键还是效率,投入与产出的回报。相信这种概念很早就有了,但应用起来不方便,加上造压缩空气的难度与成本,似乎和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差不多,但后者应用起来却十分友好与便捷。相信楼主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也佩服你的坚韧与干劲。不知您在这方面的付出是为兴趣还是为生活,如果想在短期内获得回报的话比较困难,如果生活物资条件不用发愁,想在这方面钻研的话支持你的干劲!
我认为空气动力汽车前景非常好;第一他还处在设置的入门处、以有人提出了初步设置方案:把轮胎设置成防爆产气、和解和解振包括发动机的振动都能产气。用太阳能外壳热对高压冷空气加热达到空气利用力…~
3)如果在下坡过程中,不是空挡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反充气,储存能量
要实现这一点,是不是会增加汽车的阻力。汽车怕是滑行不了多远了。
本帖最后由 26805280 于 23-7-2011 09:42 编辑
回复 special_zone 的帖子
以礝动泵的原理设置刹车、轮胎用板带装上吸襄、象装防滑链那样、刹车蠕气泵装压力气压向着地面的吸襄给胎曾加解振力、再由吸襄压向压包
回复 26805280 的帖子
这只扑注轮胎产气、你可能知道一些自充气的原理
我的想法是轮胎设置成产气轮胎:比如胎的解振区是白白浪费了不如象小娃的响笛鞋那样计解了振也产了气:至于以礝动泵的原理产气是很早就有了:只是那个没有好多知道:那是美国军方控制了的不对外:我想那个也不太糊拈:只要知道他的原理加上:下坡减速刹车以刹车的方法设置产气什么又不行呢!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望大家不要见笑了~
话又说回来空气动力汽车要想少用能原或不用能原;从理念上来说,要丛多方面来说一太阳能、解振能、轮胎能、车速风能、车速风能在车上百公里时时候那个能也是白白浪费了、再说轮胎能就那小姟的响笛鞋来说十多公斤的小姟采出的响声几十米远都听得到:如果我们把这些个设置在轮胎上不什么说也给空气动力汽加把火~
26805280 发表于 23-7-2011 09:41 
回复 special_zone 的帖子
以礝动泵的原理设置刹车、轮胎用板带装上吸襄、象装防滑链那样、刹车蠕气泵装 ...
他的意思是设计个能产气的轮胎:其是轮胎产气关注的人太少了:如果空气动力汽车用上能产气的轮胎那是什么概念,这方面的专家太少了…
有这种想法很好啊。。。虽然我不是很懂,可是你考虑了安全问题么。那么大一个气罐不是个炸弹么。。出现交通事故就。。。
前景应该不错 属于新能源这类的吧
空气动力汽车…可以利用这种概念的轮胎产气…做功…
我认为应把空气动力汽车开设一个论坛:比如让他自身产气:应用那些部件结构产气:比如把轮胎设计成产气的:把解振设计让车有点振动就产气,还有把车外壳设计成太阳发电壳、烧热空气让他行成打雷现象是冷空和热空气行成的我们何不利用那。还有车速达上百公里、那个风能也可以利用直接转环成动力。我也非常关注空气动力汽车!就那轮胎来说各事各样、如果是用蜂巢胎做空气动力汽车的常用轮,再给他设计加点工可能轮胎的产气量远比个打气泵强:再说轮胎产气有非常大的潜力:有此人研究去研究来就是走不出雾区。也许有此石油工人看到此编一点难过!为了你们的后带别难过!
值得研究的,但是应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看国家的重视程度
我觉得没有多大的研究余地,按照他所说的,利用压缩空气,做动力,按照他的要求150L的容量300M的压力?30M还差不多,300M的压力的一罐气,按成本价计算,你加的起吗?压缩空气的成本是随压力增大而增大的,再说那么大的气压,使用安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楼上诸位前辈太专业了,我只有默默的学习了。。
本帖最后由 chfg 于 6-12-2011 13:51 编辑
话也不是你那么说:国家能让不安全的东此上路吗?你没看见他有利用太阳能和他自身产气:主要是自身产气。各位有没有好的见解!
其实在我国民间自发创造的空气动力汽车早就2011年前生产并成功,在湖南常德、山东枣庄等地而且不止一个地方在研究发明。可怜的是不是官方专业研究机构或专业的汽车生产厂家发明,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悲哀。
视频地址贴不上来,自己在百度找:空气动力汽车
有新的技术还是应该多投入的,不能总是落在别人后面啊
状元红 发表于 8-1-2012 19:30 
其实在我国民间自发创造的空气动力汽车早就2011年前生产并成功,在湖南常德、山东枣庄等地而且不止一个地方 ...
主要是他的功能闻题:如果设计出来全是用加气、那还不如直接开发电瓶车、你要说囯外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发出来了!为什么到现在他没成功:?我认为他没找好点…我个人认为要想把空气动力汽车设计完美、不是只在表面上做做、而是在他的深层次下功夫!:比如把轮胎设计成产气的:把解振设计成只要运行就产气、把车外壳设计成有光就发电:把车设计有风速就产气、不知各有没有发现打雷现象、如果用在空气动力汽车上那是在好不过的事!注由于本人金级有现难以实现、不然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6: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楼主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車◎海◎拾贝《之二、车界地震孕育中——压缩空气动力汽车》2011-07-13 13:13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浏览量:25,213 views
★★上期的車海拾贝中说到,能够扛起未来新能源绿色汽车这杆大旗的,无论是燃气、电动、还是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说通通地都不给力。那么如果我说有一种可以不消耗任何燃料或者电力就能行驶的汽车,你一定会笑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几乎每年都举办的各式环境会议吵来吵去多年也没个结果,各大汽车巨头也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之间举棋不定,其实早就有一些中小车厂另辟蹊径地把眼光投向了更远的靠空气驱动汽车的方向,而可喜可贺的是他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如果在将来这种100%零污染的环保汽车能够实现商业化量产,无疑会引发一场汽车业地覆天翻的大地震。所以本期的话题就是,未来可能引起汽车产业界大动荡的地震源——压缩空气动力汽车。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原理类似于传统的汽油发动机,不同的只是,压缩空气动力汽车是靠气体的压缩和膨胀来推动发动机活塞运动,从而为汽车提供前行动力。我们都知道,要论哪种物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几乎等同于痴人说梦,可是对于我们地球来说,空气可以说是最符合这一点的。就连我们古代的老祖先哲学家们都说万事万物皆来于气,最终也会归于气。将压缩空气储存的压力转换为汽车行驶的机械能这个创新,我想说,第一个产生这个想法并付诸于行动的人,是个天才,真正的天才。
走在世界前列的法国MDI公司和它的MiniCAT
★★早在2001年,法国汽车工程师Guy Neger就发明出了靠类似深海潜水员用的高压气罐中的压缩空气供给能量的汽车,一罐压缩空气可以推动这辆只有700千克重汽车行驶200公里,并可以由压缩空气站或者自行用气泵充气。
★★Neger的这一革命性发明因其高昂的成本(平均每公里的行驶成本为1美元)而搁浅,之后法国国际机械研发公司(MDI)重拾这一设计并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MDI为它设计开发的这款压缩空气动力车型取了一个颇为可爱的名字,迷你猫MiniCAT。MiniCAT有4个总容量为90升的压缩空气缸可储存90立方米的空气,最高时速可达110公里,平均每加一次气能行驶200公里或10小时。而引擎排除的“废气”还可以继续循环,被用来车内空调系统进气。这款MiniCAT乖巧可爱且用材十分的环保,它的整车车身由玻璃纤维制造,在保证坚固的同时也减轻了重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充气过程非常简单,只需把接通车上空气压缩机电源就可在4个小时内完成充气,同时也可以到MDI指定的加气站里在短短3分钟内完成充气,每次费用只要1.5欧元。
City Cat 不吃也不喝的城市猫咪
★★City Cat是由印度塔塔公司正式生产的一款全新压缩空气动力小车,这只猫咪只是靠 “吃”空气就能“活”还能拉人载货。City Cat拥有一个可储52加仑压缩空气的空气罐,充满气后可连续行驶125英里,最高68英里的时速完全可以满足在城市里穿梭往来。
★★当气罐内的空气用完之后,City Cat可以在一个随便的轮胎充气点加气,这只“猫咪”在行驶时,代替“喵喵”叫的只有因排气所发出的“嗞嗞”的声音。
★★ City Cat的售价在8000到10000美元之间,因为结构简单,所以维护和修理也很简单。
不甘示弱的美国公司和它的Air Pod
★★一向争强好胜敢为人先的美国人也在最近推出了自己的压缩空气汽车,美国零污染汽车公司(Zero Pollution Motors)已经研发成功了自己的压缩空气车Air Pod,并计划在2011年投产上市。
★★只有前后两个座位的三个车轮的Air Pod更像是一台封闭起来的摩托车。Air Pod车头和车尾上各有一个可以向上打开的玻璃车门,车身长度只有2米,很适合个人用户城市行走。
★★Air Pod的动力同样来自压缩空气的推动,但和其它压缩空气汽车不同的是,Air Car的引擎可以在高速时用汽油来加热空气室从何获得更大的活塞推动力。它的压缩空气发动机的工作分为进气、压缩、辅助气体喷射、空气膨胀以及气体排放五个流程,Air Pod一次加满气后可以行驶848英里路程,最高时速也达到154公里,显然要比City Cat先进不少。
★★量产后的Air Pod预计售价18,000-20,000美元之间,相比于纯电动汽车,Air Pod不会因更换新电池而二次消费。
澳洲天才发明家的世界首款压缩空气动力商用车
★★把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应用范围从乘用车转到商用车型上,这是个好主意。不过在你想到这点之前,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位名叫吉罗·迪·彼埃奇奥的发明家已经先下手为强了。除了把压缩空气动力车成功应用到商用车这一创举之外,这款车型的另一大不同之处其放弃了传统的气缸加活塞的发动机动力结构,转而采用转子发动机结构。其优点有二:储存的压缩空气只需推动发动机的两个运动部件就可完成从空气热能到汽车机械能的转换,从而更有效率;二来因为发动机结构更加简单,从而减少了使用和维修成本。
★★彼埃奇奥的压缩空气动力车最高时速为50公里,用作商业用途的话,代替目前用电池推动的高尔夫球车应该更为环保。
★★最后,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损坏发动机,压缩空气动力车都要先把空气过滤干净后才使用,这样车子“吃”的是空气,“挤”出来的是更加洁净清新的空气。在解决了充气和安全等难题之后,相信零污染零排放的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将会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