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111.rar

 

轿车顶盖冲压工艺:
通过分析总结9种车型10种顶盖工艺方案,对轿车顶盖类所包含的技术作一个全面深入的剖析,以形成技术标准规范,指导未来轿车的顶盖设计和制造。
    一般认为轿车顶盖是轿车外覆盖件成形性最好的,实际不然,因轿车等级的高低其成形性难度随之以10倍数量级增加,其质量优劣首先要看顶盖这张整曲面(暂定义为 A面)的刚度、强度及其表面质量(有无暗坑、划伤、滚线、冲击线等),并要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1 产品分析
    按产品功用形式,轿车顶盖分块背式(两厢车)、溜背式(三厢车)及其他形式,在此仅论述前两种。
    (1)两厢车一般为五门家庭实用型,后门开启后车内有足够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的使用空间,所以其顶盖后部高而平,加上两。厢车顶盖后部要与后门有铰链连接,大大影响了两厢车的顶盖质量,因此在同等级车型中两厢车顶盖品质要低于三厢车。
    (2)在同级别车型中,三厢车顶盖质量要远高于两厢车,在产品的造型上A面为一张饱满光顺、曲率梳二阶导数连续的高级曲面。曲面质量的高低不是阶数越高越好,而是应适度,一般8~10阶已算极限,阶数再高反而破坏曲面质量。
    三厢车的顶盖因其产品各项均匀,在CAE分析中可近似成标准单元形式,因此就更好的保证了产品质量等级。三厢车顶盖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3)顶盖的材料厚度一般在0.6-1mm,最优先为0.7mm左右。毛坯外形尺寸为(1900~1800)mm×(1200-1 400)mm,一般为梯形料最好(视各厂家设备决定)。采用梯形料最多节约5%的材料。日本和德国两种截然相反的冲压工艺理念,在材料利用率上存在着显著的优劣区别,日本比德国每边少50~100 mm,材料利用率上最大有8%的区别。我国的设计思想一般介于日、德问。
    顶盖材料品质不要求最好,这里的材料好坏是指材料最大变薄率的高低。以STl4-0.7和STl6-0.7为例,STl6优于STl4,但对顶盖来讲STl4优于STl 6,因为STl6变薄率高,而顶盖的要求是中央变薄率4%最好,采用STl 6很难使中央变薄率为4%(STl4-0.7的各项异性指数 r0、r45、r90在1.3-2.0,STl6-0.7的各项异性指数在2.0-2.5)。
    (4)顶盖产品的其他结构特征
。。。。。。。。。。。。。。。。。。。。。。。。。。。。。。
原帖由 lilongfeng2007 于 2-8-2009 16:26 发表
呵呵
   看不懂

哈哈 老师你不是学这个专业得?
我是新人   刚到汽车设计公司不到两个月   看不懂  只是领导很强调冲压工艺
我认为顶盖好坏是冲压工艺和模具的加工水平决定的
针对面包车一般是拉延成形---切边冲孔(天线孔)---翻边整形+冲(背门铰链)轿车也大致工序基本一致。

[ 本帖最后由 雪琪 于 24-9-2009 21:52 编辑 ]
回复 1# ford


    顶盖冲压工艺难的是冲压后材料的刚性及成形时钣件上带(与模具表面易形成真空),自动化生产困难。
希望大家能够针对上面两个方面给予分享各自的经验。
车身顶盖整体冲压,模具是不是要很大很重?新来的,不了解。
难度应该没有侧围难做
这需要冲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拉延,冲裁,翻边整形,大部分带背门铰链车的顶盖铰链安装部位还需要侧整形,顶饰条安装部位也有部分车是负角,也是需要侧整形的。
对设计部门,不带天窗的顶盖设计应该不难,制造部门生产成型课题比较多而已
回复 4# xinren09


制件的形状也是影响冲压工艺的,当然,一个工艺人员首先要尊重设计要求,在不影响设计理念的情况下,以完成设计为目的,提出改进措施。
学习学习,找了很久这方面的资料啊
这位老师说的对,顶盖的难度就在冲压工艺上,材料的变薄率是很关键的,顶盖的刚性是取决于材料的变薄率。我也认为ST14的刚性要比ST16好很多,刚性的好坏也影响焊装的合格率,顶盖在焊装时,中间会坍塌,坍塌的程度取决于顶盖的强度。
顶盖的整套模具最难的是拉延,还有就是带天窗的翻边模,容易在天窗边形成凹陷。
即将从事汽车冲压工作,学习一下。
带天窗的顶盖 与不带天窗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冲压角度来说
车顶零件在生产中,刚性通过工艺来保证,就前面所述的,有足够的变薄率,即材料得到充分的胀形变形。在机械化生产中,单动拉伸,需要在凸模中开透气孔,R3左右,局部非外表面R4, 根据生产情况确定,逐渐加孔,及降低冲次。另外在凹模中间部位是让位的,仅四周保证400mm左右的匹配面。
顶盖我觉得最难的还是刚度问题,还有带天窗的翻整时的凹陷问题~
顶盖难做的主要是中间刚性难以控制,天窗四个角面有凹陷,一般凹模排气孔较大,有些还可以做空
特别是带天窗的顶盖,很容易凹,所以模具是关键
来学习的, 顶盖的冲压工艺相对于汽车外覆盖件来说算是简单的了,只要拉延补充做到位了,后面就很好处理了
zc1108 发表于 28-11-2011 21:49
带天窗的顶盖 与不带天窗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冲压角度来说

多了 天窗的工序内容, 也就是 多了 切边, 翻边的内容
顶盖看似简单,往往是最难做好的
覆盖件中难做的主要是翼子板和侧围吧,至于顶盖难做的是有天窗的,无天窗的并不是很难。入门级,个人见解~
在做CAE分析的时候顶盖四个拐角处总是会裂,调整不好,做过拉延整形也不能完全解决!实际模具调试的时候会打磨这些区域吧。。。
相对来讲,侧围的难度会更大些,顶盖一般都还好
楼主有没有侧围方面的资料?有的话可否分享
好 资料, 最近 刚 接手 两个 项目 的 顶盖 系统 , 学习 了
谢谢楼主分享 学习一下
ginoquan 发表于 23-3-2010 21:57
难度应该没有侧围难做

那肯定是侧围更难了,侧围面为A面,顶盖一般为非直视区域,应该为B类面,要求没有侧围面苛刻
下载下来,学习一下,先跪谢楼主
学习了!!!!!!!!!!
学习一下!!!!!!!!1
零部件的质量,不仅与工艺生产有关系,关键还得看前期的设计和分析结果。这两方面总结来说就是设计和制造都需要兼顾,协调。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7-2025 03:39 , Processed in 0.1857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