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7查看
  • 0回复

[测试标定] 车载控制器MIL/HIL测试流程规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3-2024 17: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车载控制器MIL测试流程规范

1.1.     概况

模型在环(MIL)是用模型驱动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时,在开发阶段初期及建模阶段中进行的仿真方式。MIL(Model in loop)模型在环测试,在模型的开发环境下(如simulink)进行仿真,通过一系列的测试用例,验证算法模型是否实现了功能需求。MIL就是模型在环,是对模型在模型的开发环境下进行仿真,通过输入一系列的测试用例,验证模型是否满足了设计的功能需求。MIL是所有测试中最关键的,因为MIL的测试用例输入必须源于功能需求。
1.2.      适用范围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

功能模块和集成模块
1.3.      MIL测试的目的

验证算法模型是否满足设计的功能需求。

2.    MIL测试过程

MIL测试除建立控制器模型外,还需建立被控对象模型,将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连接起来进行闭环测试。但是在不少子模块中,例如输出为开关量或者在输入确定时输出是固定值,无需和受控对象一起组成闭环系统就行测试,而集成的系统则需要受控系统。因此,将 MIL测试分成两部分:带受控对象的MIL测试和不带受控对象的MIL测试。

车载控制器MIL/HIL测试流程规范w1.jpg

2.1.      不带控制对象的MIL测试

无受控对象的MIL测试,设计人员可以很方便的通过设定输入并给出期望的输出,测试时将模型输入设定的输入值,观测模型的输出值是否和期望值保持一致,判定模型是否有效。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2.1.1.        根据开发需求制定测试计划

2.1.2.        编写测试文本

设计功能模型的测试文本,根据控制策略或软件需求规范说明书编写测试文本,测试文本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按照控制器的功能模块进行细分测试文本项目,测试文本来源于功能需求

2)             测试文本细化为模块功能的测试文本

3)             测试文本自上而下的方式编写
2.1.3.        设计测试用例

设计功能模型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确定输入和输出,并确定其取值范围。

2)  按照边界值和其左右值,中间值的方式进行输入值的确定,根据确定的输入值,给出期望输出。

3)  包含测试环境描述和测试步骤。

4)  包含执行结果。

5)  包含判定指标和判定结果。
2.1.4.        建立测试环境

将搭好的功能模块模型建立输入、输出环境,设定模块的参数值,也可以通过Simulink中Signal Builder导入测试用例,并建立测试模型。测试过程自下而上进行测试。
2.1.5.        执行测试

执行MIL测试用例,将设定的输入值输入模型,记录模型执行结果。
2.1.6.        测试结果判定

结合判定标准,将执行结果和期望结果进行对比,满足判定标准则认为通过,不满足则未通过。根据测试结果,形成测试报告。
2.1.7.        输入输出保存

保存MIL在测试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值,用于后续的SIL、PIL的测试验证。

2.2.      带控制对象的MIL测试

带受控对象的MIL测试,一般为子功能模型集成后的模型,实现具体的需求功能。直接受控对象为车辆模型,联合仿真,在给定输入条件的情况下,监控输出信号,判定输出结果的正确性。测试系统模型在整车环境下的输出特性时,需要建立整车的模型,因整车模型的特殊性,一般从OEM或者整车模型软件中获取。带受控对象的MIL测试流程和不带受控对象的MIL测试流程基本保持一致。

      

车载控制器MIL/HIL测试流程规范w2.jpg

2.2.1.        设计测试用例


设计功能模型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确定输入和运行时间参数,确定输出范围。

2)  包含测试环境描述和测试步骤。

3)  包含执行结果。

4)  包含判定指标和判定结果。
2.2.2.        建立测试环境

将搭好的功能模块模型建立输入、输出环境,设定模块的参数值,并建立模型在环被控对象仿真模型,如电机、车辆、电池等物理模型,并调试成功,满足功能需求。
2.2.3.        执行测试

将设定的输入值和时间输入模型,记录模型执行结果。
2.2.4.        测试结果判定

结合判定标准,将执行结果和期望结果进行对比,满足判定标准则认为通过,不满足则未通过。根据测试结果,形成测试报告。

3.    总结

MIL测试主要是验证模型功能的正确性,是否满足设计的功能需求。只有保证了建模的正确性,才能保证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代码的正确,通过MIL测试,指定输入和期望结果,将仿真结果和期望结果进行比对,根据判定标准验证模型是否正确。

车载控制器HIL测试流程规范

1.1.      概括

      HIL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控制器与功能需求是否一致,HIL过程中把被控对象的模型生成C代码并编译成可执行的文件放到工控机上运行,以便工控机替代真实的被控对象,然后把控制器和工控机连接起来,实现闭环控制,从控制器的角度上看,就相当于工作到实际控制系统之中。HIL经常被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a)被控对象非常昂贵,如果控制器不成熟会导致被控对象的损害;

b)被控对象失效会危及人身安全;

c)开发过程中,先开发出了控制器,而被控对象还没有开发出来。

1.2.      适用范围

控制器的功能、通讯、诊断测试
1.3.      HIL测试的目的

验证控制器是否满足设计的功能需求。

2.1HIL测试环境的搭建规范

2.1HIL测试环境搭建流程

1.1.1收集整理待测件资料

1.被测件的需求文件:确定需要测试的功能以及功能深度等,测试依据包括ECU的软硬件设计说明书,ECU用户手册,行业和企业相关标准等;

2.被测件电气属性表 :确定ECU管脚定义、类型、有效性,基于信号模版建立项目信号列表,基于IO测试模版和项目信号列表建立项目IO测试列表,并建立电气连接。

3.被测件接口电路:确定HIL机柜通道的负载配置(上拉、下拉)

4.被测件线束原理图:确定ECU PIN脚整车中的连接关系等(PIN脚定义)     

5.HIL机柜信号列表:确定HIL机柜当前通道配置情况及机柜硬件资源

6.与被测件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手册:提取需要仿真的信号信息

1.1.2HIL硬件匹配方案设计及信号列表编制

1.分析需求文件确定测试范围、进而确定硬件环境匹配需求

2.分析ECU电气参数及接口电路

3.结合HIL机柜原始信号列表分配ECU管脚,修改信号列表

4.根据信号参数及名称补充信号列表中其他信息

5.分析ECU线束原理图并结合信号列表绘制匹配方案

6.对匹配方案和信号列表进行校验评审

1.1.3线束及外围仿真电路的实现

1.准备工具和耗材

2.开始制作外部线束

3.验证外部线束的正确性

4.修改机柜内部线束

5.验证机柜内部线束的正确性

6.匹配外部仿真电路

7.验证外部仿真电路的正确性

1.1.4激励测试验证

1.配置HIL和IO模型

2.搭建仿真模型及测试软件的实验工程,更改实时模型中的参数,完成HIL测试模型,搭建测试环境界面,并建立模型信号与控件的关联。

3.按通道特性进行激励测试

4.编写激励测试报告

3  HIL测试流程规范

3.1 HIl测试流程规范

HIL测试流程具体的实现过程:

3.1.1 控制策略解析

1)将控制器的测试需求细分为测试模块

2)根据测试模块包含的控制策略解析出测试需求

3)按照测试需求设计出测试文本

3.1.3 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的设计直接决定了测试的成败,测试的覆盖度、测试的准确度等。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正交试验法、功能图法等。测试用例设计是根据测试需求进行细分测试步骤,并为测试结果设定测试目标。

1)依据测试文本编写测试用例,并结合控制器协议和控制策略

2)安排测试用例设计的评审会

3.1.4 测试环境配置

1)将控制器与HIL台架进行连接。

2)仿真模型的配置(搭建测试仿真模型,更改测试模型参数)

3)HIL软件的配置(建立测试界面)

3.1.5 测试用例执行

根据测试用例,按照测试的步骤,在硬件在环环境中进行测试用例的实现。

3.1.5  测试报告

结合HIL平台测试流程和测试方法,依据测试用例,逐条将测试的期望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并判定测试结果与期望结果的一致性,并直观的显示出测试通过与失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2-2025 11:01 , Processed in 0.27123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