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查看
  • 0回复

[Autosar] AUTOSAR入门-汽车电子构架演进(四) 未来已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3-2024 09: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AUTOSAR入门-汽车电子构架演进(四) 未来已来

AUTOSAR入门-汽车电子构架演进(四) 未来已来w1.jpg

     之前的文章AUTOSAR入门-汽车电子构架演进(三)通向未来,已经把未来汽车软件可能用到的技术都讲到了,但是总是感觉未来虚无缥缈,不好理解。就像“小马过河”,到底前面是什么样,试试才知道。好在最近汽车行业里面的技术实现突飞猛进,很多方案已经很贴近未来了。作为补充,这里针对已经量产落地的技术,用容易理解的逻辑,分析下目前已经实现的一些方案。


    1. 域控制器的融合

AUTOSAR入门-汽车电子构架演进(四) 未来已来w2.jpg

    首先我们回忆下AUTOSAR入门-汽车电子架构演进(一)ECU和域控制器中介绍的域控制器的分类,从上面的发展路线上可以看出来,目标是汽车上的电路板模块越来越少,进行融合就是发展进步。

1.1 分布式构架

    在分布式构架中,很多ECU各自为战,一个功能就是一个ECU,就是一块电路板,就是一个供应商提供,就像很多部落,虽然都是人类,但是完全不可控制协调。

1.2 域集中式架构

    在域集中式架构中,按功能划分,把一些ECU弄成一个电路板,这样就可以共用一些公共的服务,比如CAN通信、存储、以及各个基础服务模块,这样就可以节省硬件资源,毕竟硬件都是要花钱买的,一个域就是一块电路板,比如说有五个域,相当于五个诸侯国,作为皇帝还是挺头疼,只能去调解但是整体控制不住。这样就诞生一个思路让这五个域继续融合,目前最新落地的就是融合为三域的方案:中央控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下面第二章会重点进行讲解。

1.3 集中式构架

    在集中式构架中,只需要一块电路板,汽车的软件都运行在上面,除了需要进行边缘计算的硬件,这样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所有的资源怎么分配,各个模块干什么活都是中央说了算,就是官员是中央任职的,中央的政策也会得到贯彻。可以达到动态的协调资源,节省资源,而且为自动驾驶提供极大的便利。就好像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不内耗。可以对比下国内一党和国外多党的区别,这么来说中国大一统的思维还适合搞软件架构了,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来分析技术,就会发现技术是人创造的,带有人自身思维的局限性,技术的很多逻辑跟人类社会组织运行的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一个OS就像一个王朝,办事要走的流程就像计算机里面的程序和机制,看多了其实都是一回事,人就是这么思维的,然后基因又决定了人类的思维,换句话说:大自然就是这么设计的。这点看,善于搞政治的中国人,在系统思维里面还是有优势的,也就是善于做架构师。

1.4 车云计算

    集中式架构进化已经非常先进了,但是还有更牛的,那就是车云技术。就像外星人来统治地球了,外星人就是神,人类不需要操心自己干什么,每天祈祷神发神谕就可以了。看过修仙小说的都知道羽化成仙,上仙台,进入意识世界,永久长生。这里的神就是相对于汽车虚幻存在的云计算,仙台或许就是某个山洞里面的一个机房,一堆机器里面住着一个神仙,黑客帝国,有木有。

    汽车电子构架按照玄幻小说的写法,一个没有背景的小道士,干掉很多小门派(ECU),然后干掉大门派(域控制器),然后宇内称尊(中央集中式),最后打进仙路成仙(车云计算)。以人类的大脑和基因,目前也就能看到这些。。。

注意:以上介绍完发展脉络,下面就脚踏实地,说说已经落地实现的技术,也就是目前的现状。

2、一个典型的域集中式构架

AUTOSAR入门-汽车电子构架演进(四) 未来已来w3.jpg

    按照电子构架演化,目前到了域集中式构架,上图为一个典型的三域集中式EEA,也是目前最新量产车的构架:


    2.1 中央控制域

    这个好理解,就是控制汽车上所有的设备,开车的人都熟悉。比如发动机、变速箱、灯具、雨刮、洗涤、门锁、电动窗、天窗、电动后视镜、车钥匙、刹车、车身稳定系统、电池、座椅、空调、方向盘、仪表、各种监测系统等。

软件技术分析:主要是AUTOSAR中间件对这些设备进行抽象,给控制系统提供服务。

硬件技术分析:一个典型就是ARM芯片包含A核和M核。M核就是传统的单片机运行AUTOSAR CP,A核是CPU运行AUTOSARAP。


    2.2 智能驾驶域

    这个也好理解,就是摄像头、雷达探测达到不撞车,无人自动驾驶。

软件技术分析:主要就是AI算法、图像,雷达信号处理,建立模型,然后学习后做出判断,给重要控制域发信号,控制汽车做出反应。这里的软件严重依赖硬件的计算能力。

硬件技术分析:做算法运算的硬件就是显卡,指望CPU不行,最常见的就是英伟达的显卡。


    2.3 智能座舱域

    这个更好理解,就是看电影,听歌那个大屏,可以有电话、上网、地图、麦克风、音箱、蓝牙,各种app应用等功能。可以理解为一个大个的手机,或者一个平板电脑。

软件技术分析:就是一个安卓手机类型的系统,本身技术很复杂,但是有手机公司很多,都是开源代码,难度不大。

硬件技术分析:这个就是手机CPU最常见的就是高通,基于ARM的,当然华为也有基于ARM CPU的芯片海思但是被卡脖子了。其他瑞芯微、全志什么的也可以用。

这三个域的技术难度:中央控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

2.4 国内发展现状:

    根据难度,那么我们就知道要做国产化当然是先做容易的,而且国内车厂广告宣传除了汽车的轮子座椅什么的,基本只宣传智能座舱的东西(有做手机的技术经验),来掩盖其他的不足,因为难的东西研发不出来啊。

    其次,就是智能驾驶方面,众所众知中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基本是全民AI,以期望“弯道超车”,所以算法方面中国还是很强的,只是需要强算力的硬件,也还算可以,只是投入比较大,国内智能驾驶做的好的公司也挺多,但是仅限于软件。

    最后就是这个中央控制域,基本就是AUTOSAR CP和AP的天下了,需要很高的稳定性,目前国内厂商的汽车这方面几乎全军覆没,都是用的国外的软硬件,除了一些低端车用国产的AUTOSAR和芯片,不过这也说明国内正在努力填补这个空白,好在这方面的技术难度不高,主要是时间经验积累和稳定性,这个需要周期长的,短期搞不定。

    接下来我们就死磕这个中央域控制器,其他的两个不是重点,不是核心,不要被花哨的外表欺骗,中央域控才是软件卡脖子的东西,当然三个域硬件芯片基本全卡脖子,是国内自研的重点。好在有一些中国方案已经在商业市场开始出现了,就是要“小马过河”,试试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3.  一个典型的中央控制域方案

AUTOSAR入门-汽车电子构架演进(四) 未来已来w4.jpg

    中央控制域是三大域之一,是最有难度发展的软硬件,跟汽车原有功能息息相关,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特别是不懂车的人,所以国内的汽车广告宣传基本避开了这一块,因为这一块软硬件基本都是用外国的。但是已有一些国产方案崭露头角,国内很多家公司在补齐这个业务。

    上图是本想找个国产厂商的图,但是画的没这个老外NXP的清晰,就贴了这个,不过构架技术都是一样的,基本都是用的开源的技术。可以看到基于ARM的CPU分为M核和A核,M核运行AUTOSAR CP,采用FreeRTOS+Vector工具链。A核运行AUTOSAR AP,采用Linux或者QNX+AP中间件,上层应用都是车厂自己开发(基于底层供应商提供的接口进行应用二次开发),就是那些界面化,按钮化、操作化的东西。下面说说国产方案可以替代的地方。

3.1 硬件芯片相关:

    首先硬件ARM是开源的,大家都会,买授权就可以。下图中可以看到多核的设计,国内厂商的比如地平线、芯驰科技等的芯片架构也都是这么个样,其他的几乎所以芯片公司都在做这个车规芯片,风口就是这么有魅力,不过在芯片制造领域还是不行,需要代工,美国随时卡脖子。国内的主要就是芯片设计,因为这个好抄啊,一改就是自己的了。

    下面还是拿NXP的图(比国内的专业、清晰)看下基本的构架,可以看到有4个A核心和3个M核,这就是目前cpu的发展方向多核。然后就是高集成,里面不仅有CPU还有外围设备芯片,比如内存、串口、网络、安全、时钟等,就是所谓的片上系统(SOC),这也是电路板发展的一个方向中央集权,CPU把主要器件干脆集成到自己里面,这样效率高,一个中央全解决,不需要跑来跑去,拉个总线什么的,慢!

NXP SOC结构如下图:

AUTOSAR入门-汽车电子构架演进(四) 未来已来w5.jpg

3.2 AUTOSAR CP相关:

    接着看构架图右侧CP中FreeRTOS是开源的,Vector工具链可谓对国内苦大仇深,卖给你贵,找了个国内代理,然后基本不提供服务,出问题发邮件,响应慢,基本不给解决,技术支持差。国内做AUTOSAR中间件的企业多达十几家,比较大的三家分别是东软睿驰、普华软件、经纬恒润。其余有华为、斑马智行、超星未来、映驰科技、未动科技、零念科技、上海赫千、国汽智控、成都道伟等。

    国产AUTOSAR需要与国产芯片相互支持,也要有能力应对国际形势,因此出现了AUTOSEMO。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车企与软件企业于2019年12月决定组建中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委员会AUTOSEMO,China Automotive Basic SoftwareEcosystem Committee,AUTOSEMO创始会员单位汇聚国内20家整车企业和汽车软件供应商,包括:中国一汽、一汽解放、东风汽车、广汽研究院、蔚来汽车、上汽零束、小鹏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北汽福田、东软睿驰、苏州挚途、万向钱潮、威迈斯、经纬恒润、上海拿森、上海重塑、北京地平线、中汽创智。这个委员会下属的ASF组,致力于定一个中间件的行业标准,就是AUTOSEMO ServiceFramework,简称就是ASF。目前AUTOSEMO的工作组已经发布了《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白皮书2.0》。

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0CMxpPRyQ2wmIsZ-bgNQLw

https://mp.weixin.qq.com/s/u0__suZUeBYHOZIInnmrxw

3.3 AUTOSAR AP相关:

    看构架图的左侧,AP要求有支持POSIX接口的操作系统,常见的为Linux+实时补丁或者QNX,当然QNX是老美的不开源,收费的。QNX跟Linux不一样的是其为微内核,安全性和实时性更高,适合汽车能过安全认证,Linux就过不了安全认证。

    所以微内核是一个方向,国内提供微内核的厂家有中兴、地平线、RThread、斑马、鸿蒙、中科创达等,当然一大堆公司都在说自己有微内核,说白了,开源的微内核都一大堆,大家都相互借鉴着玩。不过这个东西的技术含量在汽车软件领域,是比较高的,当然智能驾驶算法的技术含量也非常的高。

    然后就是AUTOSAR AP,这个AUTOSAR组织发展的比较慢AP还不完善,国内等不及了,自己搞了一个AUTOSEMO,然后还有一个ASF。这部分代码是用C++写的,面向对象基于服务的构架,市场上有一堆写后端的程序员,这点也不难。重点还有个仿真验证系统,方便在开发的时候不依赖于板子,这样开发调试快,不然每次开发板要程序升级,安装jtag硬件连线板子和PC调试很慢和麻烦。验证就需要一些科学的形式化验证方法,这点不知道有国内公司在做了不。

3.4 总结

    国内的大环境,就是政策导向,国家的大政策要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弯道超车。就像医生问病人你有病吗,病人敢说我有病,那医生一定说我有药,可以治。这也是个好现象,至少有人敢出来干,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总之目前的情况看,软硬件干不过外国,高端车都用的外国高通、NXP、英伟达+QNX、Vector等,但是国内涌现出来100+公司几倍的数量对着干,有潜力。还是那句话,让中国看见有这个东西了,马上抄过来,那马上就可以造出来,然后改造,提升性能降低价格,也就是0-1是国外做,国内擅长做1-100的事情,这部分是工业制造,甚至是国力展示的关键。马斯克就说造火箭等用的技术不高级,但是要实现工业化,可以量产,单品成本降低,这点很难。

后记:

    本篇作为AUTOSAR入门系列的收尾,作为承上启下,后续会展开目前的一些软件技术的分析,尽量用开源代码来体现,希望大家一块来探索。

    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后续会继续更新,纯干货分析,无广告,不打赏,欢迎分享给好友!

往期见话题:AUTOSAR入门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2-2025 10:42 , Processed in 0.45643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