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查看
  • 0回复

[网络开发] 替换CAN,FlexRay的10BASE-T1S以太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8-2023 15: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2023年7月14日,Microchip推出首批车规级10BASE-T1S以太网器件,10BASE-T1S系列器件符合AEC-Q100一级资质及功能安全需求,型号包括LAN8670、LAN8671和LAN8672;

替换CAN,FlexRay的10BASE-T1S以太网?w1.jpg

如上图,10BASE-T1S技术是一种非常便捷,总线式,灵活的网络,可以基于现有的网络架构灵活增加节点

替换CAN,FlexRay的10BASE-T1S以太网?w2.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015524606537170945
那么,10BASE-T1S为何而来?要解决什么问题?有哪些特点?适应哪些市场?和CAN XL相比,有哪些优劣势?

在汽车/工业通信协议方面,大约2017年前,2Mbps到100Mbps之间有一个真空区,目前主流的CAN FD,CAN XL及FlexRay,都是填补这个空白区间

替换CAN,FlexRay的10BASE-T1S以太网?w3.jpg
转自知乎 Neo Wong

这么大的市场,IEEE自然也不会缺席,其推出了适用于汽车/工业/通信的10Mbps以太网版本(10BASE-T1S),并于2019年上市

替换CAN,FlexRay的10BASE-T1S以太网?w4.jpg

10BASE-T1S是半双工的,支持冲突仲裁的10Mbps通信协议,在25米长的总线上,只需要非屏蔽的单双绞线,基于应用环境,可支持2~50个几点

10BASE-T1S主要面向如下四大领域:汽车互联,服务器,工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

替换CAN,FlexRay的10BASE-T1S以太网?w5.jpg
转自Microchip

替换CAN,FlexRay的10BASE-T1S以太网?w6.jpg
转自Microchip,10BASE-T1S的优势

面对IEEE 10BASE-T1S咄咄逼人的趋势,以博世为首的CAN阵营不甘示弱,提出了速率更高的CAN XL

替换CAN,FlexRay的10BASE-T1S以太网?w7.jpg

那么,10BASE-T1S和CAN XL,谁强孰弱呢?

传输速度:从数据净荷来看,两种技术相当,都可以达到10Mbps。但是为了兼容老的CAN规范,CAN XL的帧头速率较低,这其实降低了整个的传输速率。

规范成熟度:10Base-T1S已经发布了标准文档。CAN XL规范还没有最终确定,仍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待决定。

成本:这是OEM厂家最关心的话题。CAN控制器目前是集成到处理器芯片中的,这减少了一部分软件成本也保证了一致性。除开交换机的成本因素,就单个处理器芯片来说,可能会有一些处理器集成10Base-T1S控制器,但由于以太网软件协议栈的缘故可能会增加一些软件成本,带来协议一致性的问题;同时受限于25m的最长通信线路和最大8个节点,会导致一些特殊域(如新能源电池Domain)使用起来会多分网段,增加成本。

安全性:CAN XL继承了CAN的良好特性,可以保证收发数据无丢失,这个特性都是固化在CAN控制器中的。10Base-T1S跟其他以太网协议一样,需要通过较高层的协议(如TCP)才能检测出数据丢失,而且依赖于软件实现。

错误检测:CAN XL跟CAN一样,可以检测故障并从故障中恢复出来,当帧头速率1Mbps时可以在23uS内恢复;但TCP/IP却要花几十ms才能从故障中恢复过来。

仲裁访问:CAN提供无冲突和可预测的仲裁来管理竞争节点之间的网络访问。以太网总线仲裁过程(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接入/冲突检测)中,仲裁时间是不可预知的,在最坏的情况下,当消息冲突连续发生时,节点将转储消息帧,并且不会尝试重新传输。

兼容性:这个不是太好比较。CAN XL可以实现对大多数CAN/CAN FD应用的兼容,但是不支持远程帧和29bit的ID场。10BASE-T1S在以交换机为核心的车载网络中是如鱼得水的。

软件可移植性:CAN XL在一般乘用车ECU上移植软件问题不大,但商用车可能就要仔细考虑了,毕竟不支持29位ID。10BASE-T1S继承以太网的良好特性,很多成熟的基于TCP/IP的工业界软件都容易移植到新的车载以太网协议上去。

协议扩展性:CAN XL协议为使用的下一个更高的协议提供了一个8位指示器(Embedded Layer-setting Parameters,ELP,嵌入式的层设置参数),不适合用经典的OSI参考模型去判断它的层级;ELP有助于实现其他更高层的协议。10BASE-T1S当然是很好扩展的,毕竟以太网的良好底子在。

节能:CAN XL可以支持低功耗后唤醒,而以太网目前是缺乏这个功能的。

(** 上述对比,引用自知乎Neo Wong)

目前看下来,多家芯片公司已经推出了基于10BASE-T1S的解决方案,如下是英飞凌基于Microchip 10BASE-T1S PHY推出的

替换CAN,FlexRay的10BASE-T1S以太网?w8.jpg

右下角伸出你善良的拇指 ,点个赞?,给小二一点鼓励!

因为每篇文章会有涉及到内容引用,部分内容不知来源,如果发现有侵权,请后台告知感谢;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2-2025 13:57 , Processed in 0.43114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