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气化技术的快速普及,车内控制器和各种电子部件越来越多,而各类电子部件都存在系统性失效和随机硬件失效的风险,因此相应的汽车功能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汽车电子行业,功能安全国际标准ISO26262(是基于IEC61508 (Generic standard for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 systems)并适用于汽车行业的标准)和对应国标GB/T34590将功能安全定义为:避免因电子电气系统故障而导致不合理的风险。即随机硬件失效和系统性失效不会导致安全系统的错误功能,从而导致人的伤害死亡。ISO 26262是史上第一个适用于道路车辆的功能安全标准。
功能安全分析需要在概念设计阶段,根据相关项定义的功能,分析其功能异常表现,识别其可能的潜在危害(Hazard)及危害事件(Hazard Event),并对其风险进行量化(即确定ASIL等级),导出功能安全目标(Safety Goal)和ASIL等级,以此作为功能安全开发最初最顶层的安全需求,也就是所谓的为HARA(Hazard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具体流程如下图:
在HARA过程中,以及从SG到FSG都需要进行安全分析,一般有归纳分析法和演绎分析法两种方法,其中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和FTA(Fault tree analysis,即故障树分析)是归纳和演绎最具代表性的分析方法,也是功能安全开发最常用的安全分析方法。
(1) 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故障分析方式。对构成产品的子系统、部件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的后果,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从多个个别事物中获得普遍规律的方法。
(2) FTA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故障分析方式。从追溯失效开始,辨别出导致故障的情况或事件,从而找出导致故障的根本事件或原因。从已知定律经过逻辑推演得到新的定律的方法。
评估出风险的ASIL等级后,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把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当达到这个目标后,此系统可以称为具有相应的ASIL功能安全等级,也就是说功能安全等级是和风险的等级相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