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733查看
  • 1回复

小子谈修车(6)——汽车悬挂故障判断与排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6-2011 0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悬挂在汽车中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有点难懂啊,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用户感觉乘坐、操纵的舒适性,这你明白了吧。那么怎样检查找出影响舒适性故障的原因呢?很多维修站靠检查四轮定位仪检查,但有很多时候的故障,四轮定位仪检查不出来。另外,那也很麻烦要收顾客很多费用,还找不出车子的毛病,顾客不满意又显示不出你的真本事。那还有没有更好的快捷简便的办法呢?有的,小子下面就告诉你。
1、如何检查及维修减振器?
减振器和螺旋弹簧并联安装,其作用是利用减振器内液体流动阻力,吸收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减轻振动,提高汽车的舒适性,保持机件不被振坏。检查方法发下:
①外观检查。减振器在工作过程中,高温油液蒸发的油雾吸附其上形成一层"油泥"。这属于正常情况。如果筒上不仅有油泥,而且在筒壁上有油渍或油滴,则可以认为减振器漏油,应更换新件。
②温升检查。功能正常的减振器,在工作中是会发热的,用手触摸会感到烫手(液压型),如工作后触摸不发热或发热低,则说明减振器阻力不足,功能失效或损坏,应予以换新。(力帆车的减震器是油气混合型的,气体散热快,缸体不会很烫手)
③实车检查。要用手摇动车身前部使其上下振动,放手后,若振动能很快衰减(一般不超过三次),说明减振器工作正常,否则可以判定减振器有故障。(哈哈,经验之谈啊)
④单体检查。若减振器已被拆下,可进行单体检查。利用台钳等卡住减振器一端,然后拉动另一端,如感觉有稳定的压力,说明减振器完好。
2、怎样检修前悬架装置?
①检查前轴悬架装置,如有变形,应进行整形和补漆。
②前轴悬架如有裂纹或破损,应更换新件。
③检查球形接头和转向节球形接头,如有损伤,应更换新件,不允许焊补。
④组装前悬架装置,应更换全部密封件、防尘套、保护套及易损件。
⑤前悬架各部螺栓和螺母拧紧力矩,如下表中所示。

前悬架螺栓螺母拧紧力矩(单位:N•m)(力帆520)
         名称        拧紧力矩                                   名称          拧紧力矩
下臂球形接头固定螺母        45        横向拉杆球形接头螺栓        35
下臂球形接头螺母        45        制动钳固定螺栓        120
转向器固定螺栓        47        横向稳定杆支架固定螺栓        20
前托架固定螺栓        84        横向稳定杆吊耳螺母        40
传动轴螺母        240        抗力矩联接吊耳的固定螺栓        95

3、如何检查与维修轿车螺旋弹簧?
当发现有裂纹,应予以更换。如弹簧表面有擦痕,可用锉刀修平。弹簧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或因碰撞后变形,应予以更换。
5、怎样进行轿车下摆臂的检修?
下摆臂是前轮定位的重要部件,出现变形、裂纹、严重锈蚀等应予更换新件。在无新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进行整形、焊补,但一定要注意保持原尺寸和形状。更换球铰时,应检查下摆臂的孔径,如孔径明显变大或变形,应设法换新,维修后的下摆臂应重新去锈涂防锈漆。
6、如何检修轿车横向稳定杆?
横向稳定杆出现裂纹,应予以更换。若出现塑性变形,可采用冷态校正,校正过程中切不可加热,因为横向是经过规定的热处理加工的弹性元件。校正后横向稳定杆要进行防锈处理。两支座内衬套及连接球铰若损坏,应予换新。
7、怎样检查与调整轿车车轮前束?
①两前轮安装时,前端距离比后端距离小,称为前轮前束。当前轮有外倾角后,车轮的滚动类似于滚锥,导致两侧车轮有向外滚开的趋势,但由于车桥和横拉杆的作用,车轮并不能向外滚开,结果造成边滚动边滑动的现象,使轮胎磨损增加。当安装车轮具有前束后,车轮滚动又趋向于内滚动。下图中A-B的值称为前束值。正确的前束可以平衡由于车轮外倾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前轮磨损。(图略)
前轮的前束
②检查前轮前束时,应将车轮向前摆正,测量的位置应选取在轮轴中心线高度上和胎冠中心线上,用粉笔作标记。当左轮和右轮胎的标记都在后侧时测量B值。将汽车慢慢前推,直到测量标记来到轮胎前侧,再测量A值。
8、如何检查与调整轿车前轮位置偏差?
前轮位置偏差表现为一只前轮超前于另一只前轮。
检查方法,可用钢(卷)尺直接测量汽车前后轮的轴距。如果测量的两值相等,说明两前轮不存在位置偏差;反之,则存在位置偏差,即测量值大的一边的前轮超前于值小的一边。应进一步检查前悬架上、下拉杆是否完好,装配尺寸是否符合标准。
如果上、下拉杆已变形,应予更换。如果拉杆完好,则检查其装配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若不符合标准,可拧紧或拧松拉杆上的球接头来调节。
在调整上、下拉杆中任何一个时,必须同时调整另一个,以防止改变主销后倾角的规定值。

9、怎样检查与维修轿车后桥后悬架?
当发现后桥及后悬架有异常现象时,应停车检查。检查时应清除各部件上尘土及油污。有条件时,可将后部车身顶起,让车轮悬空,可以采用目测或敲击听声等方法逐项进行检查,也可以在拆卸后进行单体检查。
①检查前后偏转垫(520型)是否完好,如有损伤或变形,应予以更换。
②横向稳定杆和扭杆弹簧如有变形或损伤,应更换新件。
③检查横向稳定杆及扭杆弹簧两端花键齿面的磨损情况,如有变形、裂纹及破损,应换新件。
④检查减振器技术状况,有无渗漏现象,必要时,更换密封件或减振器总成。
⑤后悬架装置拧紧力矩如下表所示。
后悬架装置拧紧力矩(单位:N•m)
名称        力矩        名称        力矩
减振器上吊耳螺栓        75        横向稳定杆摇臂螺栓        35
减振器下吊耳螺栓        120        前偏转垫块螺母        55
减振器支架螺母        45        后偏转垫块螺母        45

10、何排除汽车行驶中乘坐性不良的故障?
(1)        故障原因
①轮胎气压过高。
②轮胎型号不对。
③减振器失效。
④转向器调整过紧。
⑤后倾角不对。
(2)排除方法
①保持轮胎标准气压。
②按原厂规定选用轮胎。
③更换减振器。
④更换螺旋弹簧。
⑤调整转向器。
⑥检修或更换影响后倾角的零件。
11、如何排除汽车前轮侧滑的故障?
(1)        故障原因
①前束不符合规定。
②轮胎气压不符合标准。
③前轮毂横拉杆松旷。
④前轮偏摆。
(2)        排除方法
①按规定数据调整前束。
②按标准给轮胎充气。
③消除前轮轴承和横直拉杆松旷现象,必要时更换不合格零件。
④检查轮辋是否变形,必要时更换轮辋。
12、如何排除汽车行驶跑偏的故障?
(1)        故障原因            (2)排除方法
①两侧轮胎气压不相等。①调整轮胎气压。
②前制动器分离不彻底。②检修前制动器。
③前弹簧失效。    ③更换前弹簧。
④两侧前轮定位不同。 ④调整两侧的前轮定位使数据一致。
⑤前轮轴承过紧。   ⑤调整前轮轴承。
⑥车身底部变形。   ⑥校正或更换车身或车架。
⑦减振器失效。    ⑦更换减振器。

下面小子再简单聊一下,悬挂四轮定位各个名词含义和对整车的影响,你会根据用户描述的故障现象,迅速找到影响故障的部件,方便各位大侠有针对性的排除故障。
1、什么是主销后倾?它的作用是什么?
在汽车的纵向垂直平面内,主销上部向后倾斜,称为主销后倾。主销后倾作用是使汽车转向车轮具有一个”稳定力矩”,提高汽车保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在汽车直线行驶中,当突然受到外力作用车轮发生偏转时,由于主销后倾产生的”稳定力矩”的存在,其方向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转向轮将很快地就自动恢复到直线行驶状态。
2、什么是主销内倾?它的作用是什么?
在汽车的横向垂直平面内,转向轮主销中心线上端向内倾斜称为主销内倾。
主销内倾时,若车轮偏转则车轮与路面接触点深入到地面之下。但实际上车轮不可能进入到地面之下,而是车轮将使汽车前轴被抬起一个高度,这样靠汽车本身的重量,使转向回复到原来的中间位置,此外,主销内倾还使得主销轴线延长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的距离减小,即车轮偏转时,磨擦力的作用力臂减小,从面减小了转向时驾驶员施加于转向盘的力,使转向操作轻便,并减小了转向轮传向转向盘的冲击力。
3、汽车前轮为什么要有外倾角?
转向车轮顶端向外倾斜一个角度,称为前轮外倾。其作用是抵消汽车满载时,由于前轿变形而可能引起的车轮内倾,使车轮接近与路面垂直滚动,同时使前轮受力集中在内端较大的轮毂轴承上,减少外端小轴承及轮毂紧固螺母的负荷,提高车轮工作的安全性。
4、什么是前束?对行车有什么影响?
在水平平面内,转向轮前端向内收拢,使左右两轮间前端距离小于后端距离称为前束。
前轮前束的作用是为了消除由于前轮外倾和行驶阻力所引起的使两车轮前端向外张开的倾向。由于前轮外倾,在滚动时,有使车轮向外滚开的趋势,但因转向横拉杆和车轿的约束,使车轮不能向外滚开,便出现车轮在地面国滚边滑的现象,从而增加了轮胎磨损。前束使车轮有内滚的趋势,于是车轮在行驶中滚动方向接近于正前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和消除了由于车轮外倾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还有几个,维修中不常遇到,小子就不聊了,今天就到这。

 楼主| 发表于 21-6-2011 0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束测量方法.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6-11-2024 09:57 , Processed in 0.30525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