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675查看
  • 2回复

汽车车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6-2011 17: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到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4-6-2011 22: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一、制动灯
制动灯各元件的电路连接及工作原理见图9-13:
电路工作原理:
电流一直通过制动灯保险丝流向制动灯开关的端子2(3VZ-FE发动机)。
当点火开关接通时,电流从仪表保险丝流向车灯故障传感器的端子8,同时通过倒车警示灯流向车灯故障传感器的端子4。
制动灯断路警示:
当点火开关接通、制动踏板踏下(制动灯开关接通)时,如果制动灯电路断路,从车灯故障传感器端子7流向端子13的电流发生变化,因而车灯故障传感器检测到断路,车灯故障传感器的警示电路接通。
由此,电流从车灯故障传感器的端子4→端子11→搭铁,倒车警示灯点亮,踏下制动踏板,流向车灯故障传感器端子8的电流使警示电路保持接通,倒车警示灯保持点亮,直至点火开关断开。
(3)电路维修说明:
① S10制动灯开关:
2-1:踏下制动踏板时接通。
② L2车灯故障传感器:
1、2、7-搭铁:制动灯开关接通时电压约12V。
4、8-搭铁:点火开关接通时电压约12V。
11- 搭铁:一直导通。
二、转向信号和危险警示灯
(1)3VZ-FE型发动机转向信号和危险警示灯各元件的电路连接及工作原理见图9-14。
2)电路维修说明:
转向信号闪光器:
6 2一搭铁:点火开关接通或危险警示灯开关接通时电压约12V。
6 1一搭铁:点火开关接通且转向信号灯开关置于左转或右转、或危险警示灯开关接通时,电压从约12V变为0V。
1 3一搭铁:一直导通。
三、前照灯
1、加拿大制造的3VZ-FE型发动机前照灯各元件的电路连接及工作原理见图9-15、9-16。
2、电路工作原理(3VZ-FE发动机):
电瓶电流始终从主保险丝→前照灯继电器(线圈侧)→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的端子5和变光开关的端子14。
前照灯继电器(线圈侧)→组合继电器的端子3→端子4→车灯控制开关的端子13。
主保险丝→No.2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线圈侧)→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的端子17。
主保险丝→交流发电机保险丝(100A)→尾灯继电器(线圈侧)→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的端子4。
(A)日间行车信号灯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起动时,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的端子L处产生的电压加在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的端子11上。
如果此时拉起驻车制动操纵杆(驻车制动开关接通),继电器未通电,因此日间行车信号灯系统不工作。
如果释放驻车制动操纵杆(驻车制动开关断开),则信号输入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的端子8。因此,继电器接通,电流从主保险丝→交流发电机保险丝(100A)→尾灯继电器(触点侧)→尾灯保险丝→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的端子10→端子3→组合开关的端子2→端子11→搭铁,同时,电流也从主保险丝流向No.2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触点侧)→在前照灯远光保险丝→左前照灯远光指示灯的端子1→端子2→右前照灯远光指示灯的端子2→端子1→N0.3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的端子5→端子2→搭铁,因而尾灯和前照灯点亮。
一旦日间行车信号灯系统工后,尾灯、前照灯点亮,即使驻车制动操纵杆拉起(驻车制动开关接通),尾灯、前照灯仍保持点亮。
当点火开关接通,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的端子L无电压时发动机失速,此时尾灯、前照灯仍保持点亮,如果点火开关断开,则尾灯和前照灯熄灭。如果当释放驻车制动操纵杆(驻车制动开关断开)时发动机起动,则日间行车信号灯系统工作,尾灯、前照灯点亮。
(B)前照灯的工作原理:
a.车灯控制开关在前照灯位置:
当车灯控制开关转至前照灯位置,电流从前照灯继电器(线圈侧)流向组合继电器的端子3→端子4→车灯控制开关的端子13→端子11→搭铁,前照灯继电器接通。
因而使电流流向前照灯继电器(触点侧)→DRL保险丝→N0.3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线圈侧)和No.4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线圈侧)→搭铁,No.3和No.4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接通。同时,电流从前照灯继电器(触点侧)流向前照灯近光保险丝→前照灯近光的端子1→端子2→搭铁,前照灯近光指示灯点亮。
b.变光开关在闪光位置:当变光开关转至闪光位置,电流从前照灯继电器(线圈侧)→变光开关的端子14→端子9→搭铁,前照灯继电器接通。同时,信号从变光开关的端子12和端子14传送至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的端子16和端子5,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接通,当前照灯继电器和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接通时,N0.2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也接通,则前照灯近光和远光指示灯都点亮。
c.变光开关在远光位置:
当车灯控制开关转于前照灯位置,信号从车灯控制开关的端子13→组合开关的端子4→端子3→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的端子5:开关转至远光位置时,信号从变光开关的端子12传送至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的端子16。这些信号促使No.2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接通,则电流从No.2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触点侧)→左前照灯远光保险丝→左前照灯远光的端子1→端子2→No.4日间行车信号继电器(触点侧)→搭铁,同时,声流也从右前照灯远光保险丝→No.3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触点侧)→右前照灯远光的端子1→端子2→No.4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触点侧),则前照灯远光指示灯点亮。
④ 电路维修说明:
D4 日间行车信号灯继电器(主继电器):
2-搭铁:点火开关接通时电压约12V.
15-搭铁:电压保持约12V。
8-搭铁:驻车制动操纵杆拉起(驻车制动开关接通)时导通。
13-搭铁:一直导通。
前照灯继电器:
2-1:车灯控制开关在前照灯位置或变光开关在闪光位置时接通。
3、车灯自动熄灭电路:
3VZ-FE型发动机车灯自动熄灭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及工作原理见图9-17。
点火开关接通时,电流通过仪表保险丝流至组合继电器的端子7,电压一直通过尾灯继电器(线圈侧)加在组合继电器的端子A2上,以及通过前照灯继电器(线圈侧)加在组合继电器的端子A3上。
A.正常照明的工作原理:
a.尾灯工作原理:
车灯控制开关转至尾灯位置时,信号输入组合继电器的端子 A 1。根据此信号,电流从组合继电器的端子A 2→端子A 1→车灯控制开关的端子2→端子11→搭铁、尾灯继电器接通,尾灯点亮。
b.前照灯工作原理:
车灯控制开关转至前照灯位置时,信号输入组合继电器的端子 A 1和A 4。根据此信号,电流从组合继电器的端子 A 3→端子A 4→车灯控制开关的端子13→端子11→搭铁,前照灯继电器接通,前照灯点亮,同时尾灯都会点亮。
B.车灯自动熄灭的工作原理:
在车灯点亮、点火开关断开(信号输入组合地电器的端子7)的情况下,当司机门开启(信号输入组合继电器的端子6)时,组合继电器工作,尾灯电路中,从组合继电器的端子 A2流向端子 A1的电流切断,且前照灯电路中,从组合继电器的端子A3流向端子A4的电流也切断,因而所有车灯自动熄灭。
④电路维修说明:
I13组合继电器:
7一搭铁:点火开关接通时电压约12V。
1一搭铁:电压一直约为12V。
A 3一搭铁:车灯控制开关在OFF或尾灯位置时电压约12V。
A 2一搭铁:车灯控制开关在OFF位置时电压约12V。
6一搭铁:左前车门开启时导通。
A 4一搭铁:车灯控制开关在前照灯位置时导通。
A 1一搭铁:车灯控制开关在尾灯或前照灯位置时导通。
10一搭铁:一直导通。
四、尾灯
3VZ-FE型发动机尾灯各元件的电路连接及工作原理见图9-18、9-19。
当车灯控制开关转至尾灯或前照灯位置,电流通过尾灯保险丝流向车灯故障传感器的端子3。
当点火开关接通时,电流从仪表保险丝流向车灯故障传感器的端子8,并通过尾灯警示灯流向车灯故障传感器的端子4。
尾灯断路警示:
当点火开关接通,车灯控制开关转至尾灯或前照灯位置,如果尾灯电路断路,车灯故障传感器通过车灯故障传感器的端子3至端子9间的电流变化可检测到该故障,且车灯故障传感器的警示电路接通。
因而,电流从车灯故障传感器的端子4→端子11→搭铁,尾灯警示灯点亮,并一直点亮至车灯控制开关断开。
(4)电路维修说明:
尾灯继电器:
3-5:车灯控制开关转至尾灯或前照灯位置时接通。
L2车灯故障传感器:
4、8一搭铁:点火开关接通时电压约为12V。
3一搭铁:车灯控制开关在尾灯或前照灯位置时电压约12V。
11一搭铁:一直导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9-2017 10:13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4-6-2011 23: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天.以前没想到这个灯这么复杂啊..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2-1-2025 08:56 , Processed in 0.40085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