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279查看
  • 0回复

(转贴)轿车新材料工业发展综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6-5-2018 17:5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4-6-2009 11: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轿车新材料工业发展综述  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我国政府于1994年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汽车工业列为国家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而轿车的生产在世界主要汽车厂中占主要地位。我国《汽车工业“九五”规划纲要》中提出,2000年我国轿车产量将达到120万辆,使2~3家汽车企业集团成长为具有专业化分工的生产基地,主导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水平;“九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以零部件国产化为基础,以发展轿车工业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规模经营,建立自主研究开发的科技体系,逐步建立自主开发的中国汽车工业。材料是实现汽车工业发展总目标的基础。材料的性能、品种、数量、价格等因素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汽车工业发展速度和水平。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新金属材料;高性能塑料、复合材料及专用织物;轿车用涂料、胶粘剂及密封材料;高性能玻璃及陶瓷材料”。项目的立项和实施过程中,在突出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了管理创新,大力促进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研、生产、应用紧密结合
      围绕汽车行业的主要轿车厂及其零部件企业,在攻关计划的专题承担单位中,凡是科研、生产、应用三方共同申报的,予以优先支持;单独由研究单位申报的,必须落实生产和应用单位后才予以支持。同时鼓励以生产企业为主体,联合研究机构,针对具体零部件共同申报。以应用为牵引,研究工作与产业化工作进展极为顺利。
      通过“九五”项目的实施,基本建立了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应用单位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科研开发—生产应用”体系。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速产业化进程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企业为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企业参加专题的研究工作,可以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在项目安排的专题中,约40%以企业为主体,约20%以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牵头。正是有了这种组织保证,产业化进程十分顺利。事实证明,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是发展实用型技术的有效方式,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并进而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具有初步自主开发能力的产业化基地。
    管理优势集成
      轿车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上万种配套材料,引进国别不同,对材料的要求差别很大,要在短时间内拿出合格产品装车使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将各种优势集成。这些集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部门与地方积极性的集成
      将单纯依靠工业部门转变为工业部门与地方政府同时参与项目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发挥,促进了一些专题任务的完成。
      2、科技攻关计划与863计划资金集成
      以汽车及其零部件所需关键新材料为纽带,从攻关计划和863计划中分别拨出一定经费,共同支持一个项目。这样在选择研究内容时可兼顾近、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保持恰当比例,可以在保证重点引进车型国产化的同时,为轿车材料的升级换代和开发我国轿车新车型做好技术储备;在计划执行中,可统筹利用已有的基础条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
      3、项目专家组—技术管理集成
      由汽车行业、材料部门和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三方人员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项目专家组,在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领导下,负责立项审查、论证、组织协调、验收及开展软课题研究等工作。
      九五”期间,以轿车的安全可靠、减重节能、环境保护及美观舒适所需新材料为方向,通过项目的执行,向我国重点引进车型关键零部件提供了一批急需的关键新材料,使关键新材料国产化水平得到提高;带动和引导部门和地方多方投入,促进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轿车及关键零部件用关键新材料配套体系;提高了新材料的自主开发能力,攻克了一批亟待解决的共性技术问题,为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开发能力的轿车新材料的工业化配套体系奠定了基础。“轿车新材料技术开发”项目,为“九五”期间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今后汽车工业和新材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新材料技术进步“轿车新材料技术开发”项目实施以来,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大量科技成果,其中:新产品165项,新技术新工艺123项,新材料85种,新成套设备60项;申请专利28件;发表论文、报告321篇;部分专题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部级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实施,从整体上推动了我国轿车新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
    技术先进性
      本项目以重点引进轿车车型关键零部件所需新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取代进口材料为目标。要取代引进车型所用关键新材料,就要在材料性能方面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
    部分领域整体水平提高
      在科技攻关计划与863计划的共同支持下,项目选题时既考虑了工业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又考虑了材料科学的方向性问题,在结合了实用性与先进性的同时,兼顾近期目标与中、远期目标,做到了紧迫性与前瞻性的结合。这种项目内容的统筹安排,促进了一些领域整体水平的提高,在GMT、粉末冶金、轻金属合金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带动了共性技术的发展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引进轿车车型配套材料,技术难度普遍很高。在针对具体材料的技术攻关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共性技术问题。科技人员协作攻关,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玻璃钢制品及生产技术”专题(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为了研制富康车后举升门,必须突破A级表面技术。采用RTM工艺方法研制的玻璃钢表面,经美国PPG公司测定,其LO?RIA指数达61,达到了国际A级表面质量先进水平。A级表面技术的突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玻璃钢行业发展的产品表面质量问题。铝合金半固态成型技术是国外汽车工业逐步推广应用的新技术。“轿车制动泵体用半固态铝合金和成型技术”以制动泵体为研制目标,通过电磁搅拌制备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并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和触变成型,取得了工业化研究的成功。“汽车电机用新型复合材料电刷研究”为研制电刷而制备了原材料—镀铜石墨粉,这种粉体本身就是一种新型碳—铜复合材料(铜在石墨中成网状分布)。这项镀铜工艺可扩展到—陶瓷、铜—金属、铜—纤维复合,也可作其他金属的镀覆工艺,为材料复合开辟了新的途径。
    形成了高素质的研发队伍
      本项目承担单位包括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共99个单位参加项目工作。项目执行过程中,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轿车新材料研究开发队伍及一大批熟悉轿车结构与性能要求的材料专家。这支研发队伍,分布在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石化、轻工、纺织等行业及相关院所、院校与企业,初步形成了我国轿车新材料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支研发队伍的形成,为我国轿车新材料工业增加了潜力和后劲。实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在“轿车新材料技术开发”立项时,突出强调了研究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引进主要轿车车型及其关键零部件,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实现科研、生产和应用三结合,侧重解决规模化生产技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产业化基地建设
      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高度重视产业化工作。重点解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积极推动新材料、新技术,从小试、中试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项目执行以来,建成试验基地44个,中试线36条,工业化生产线47条。建立了20多个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具有初步自主开发能力的轿车新材料开发生产基地。
    关键新材料的应用
      通过项目的实施,独立自主的开发了一批轿车工业急需的关键新材料,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轿车新材料配套体系。目前,已有多种材料应用于四大轿车基地的桑塔纳、奥迪、捷达、富康、夏利等引进车型,并进而辐射到北京吉普、长安奥拓、南京跃进、一汽解放等多种车型。
      项目的大部分材料产品,在性能上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价格上却远低于进口产品,在性能价格比方面,明显优于进口同类产品。大部分国产化材料能在短时间内打入相对封闭的引进轿车材料市场,靠得是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技术推广与应用前景
      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之后,大部分专题组并没有满足于攻关合同指标和内容的完成,在将攻关技术应用于目标产品的同时,积极把成果向相关产品、相关企业进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项目设置的专题/课题,大部分已实现工业化生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这些产业也将随之发展、壮大;小部分尚处于研究、中试阶段的专题/课题,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工业化生产。
      863计划支持的三个GMT课题,尚未进入实用阶段。但据国外经验,两年后,我国汽车行业对GMT的需求量将达千吨级。而且,GMT有望进入建筑模板市场,以GMT模板取代钢模板,届时,将创造惊人的产值和效益。
      总之,本项目设置的大多数专题,不仅在轿车工业有广泛的应用,在其他工业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前景。本项目的执行,不仅加速了轿车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工业领域的发展。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轿车新材料技术开发”立项时,突出强调了解决规模化生产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经过几年的技术开发,已建立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轿车新材料生产开发基地,大量产品用于四大轿车基地的引进车型,并辐射了一批国产车型。项目的实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经济效益近15亿元大部分专题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达到经济规模,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部分专题尚处于中试阶段,也有产品问世,其中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目前,各专题的直接经济效益总和,已近15亿元?潜在经济效益数额巨大作为支柱工业,我国轿车工业将有一个大发展;作为轿车工业的基础,轿车材料工业也将随之发展。在本项目支持下形成的20多个轿车材料生产开发基地,将不断发展壮大,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几年,本项目在“九五”期间安排的研究开发产品,将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带来更为巨大的经济效益。“九五”期间,由本项目支持,作为技术储备、尚未实现产业化的一些关键技术,也将不断成熟,走向轿车零部件市场。社会效益显著技术攻关的成果,给承担单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取代进口产品,为轿车行业节约了大量外汇,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改变了我国在一些引进项目谈判中的被动局面。大量环保型产品的开发运用,为减少污染、改善环境做出了贡献。


    转自:http://www.autopu.com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12-2024 08:23 , Processed in 0.29598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