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530查看
  • 7回复

为何我国摩托车造型设计踟蹰不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2008 19: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凡是熟悉我国摩托车行情的人都知道,虽然我国摩托车的产销量都雄居世界第一,是毫无争议的生产大国,但却不是技术强国,尤其在摩托车外观造型设计等方面,屡屡被以本田为代表的日企等竞争对手以知识产权之名,在海内外市场上肆意打压,不仅经济利益受损,还颜面尽失。为何我国摩托车造型设计踟蹰不前,国内摩企又是如何应对的,有效的应对措施又是什么,本文拟作分析。 
    摩托车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从建国后单一的湘江750、幸福250到今天市场上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的各式摩托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的十多年间,我国摩托车产业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从1993年我国摩托车产量突破33.5万辆,第一次超越日本后,我国摩托车年产销量就年年攀升,不断刷新旧的历史,创造新的纪录。即使其间经历了残酷的价格战,遭遇了不合理的消费税、城市限牌、禁行等,也未能阻止摩托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据最新统计,2004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已达到创纪录的1700万辆左右,遥遥领先于日美欧等其他国家,海外出口也呈现出良好的局面,是当之无愧的摩托车生产大国。但不可忽视的是,摩托车大国并不是摩托车强国,遍布全国的数百家大小厂商,犹如一盘散沙,很少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生产的车型也千篇一律,了无新意,充斥市场的仍是诸如本田王款、铃木王款、公主款等日本企业十几年前的老车型。即使偶有国内厂商号称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车型,却怎么看都依稀流露出国外某同型车的身影。翻翻手边的摩托车杂志,印刷精美、构图讲究的广告彩页,字斟句酌、极其煽情的广告词,还有美艳性感的美女模特,烘托的却是再也熟悉不过的老面孔,这一切足以令业内人士深思。 
    为什么我国摩托车发展了数十年,却无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外观造型呢?为什么我国能短时间内成为世界摩托车产销量的巨无霸,却在产品的核心技术及自主开发能力上始终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呢?制约我国摩企自主开发设计的瓶颈在哪里呢?我想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    部分摩托车企业已经习惯了不费吹灰之力的“拿来主义”。 
    我国摩托车能够有超乎常规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种赤裸裸的拿来主义。在我国摩托车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缺少必要的造型手段,加之人们对造型设计的概念还很陌生,消费者对外观差异化的需求也不强烈,适当的采取拿来主义本无可厚非(当初日本也是通过仿造国外的先进车型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一阶段的“拿来主义”是无意识的,也是必须的。高速发展期,本应该是自主品牌发展自我特色设计,由量变到质变的蜕变过程,可是部分摩企已经形成了仿制仿造的思维。市场竞争的无序混乱也迫使厂家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价格战、广告战上,大家比拼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成本控制、促销手段等上面,而摩托车外观设计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再加上过去国内对知识产权的粗放管理,仿制侵权并没有相应的严厉惩罚,不劳而获仍旧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行业内很流行一句话:即“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那么谁还愿意花费大量金钱、精力和时间做事倍功半的事呢?有畅销的车型大家一哄而上,有钱大家赚就是了。 
    2、    残酷的市场竞争迫使愿意开发新品的厂家也有心无力。 
    在摩托车发展初期阶段,由于摩托车行业的进入门槛太低,造成摩托车行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导致偷漏税造成摩托车的相对高额利润,造成摩企蜂拥出现,大小厂家遍地开花,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再加上同质同品,厂家不可避免的爆发恶性价格竞争。不仅在国内市场如此,海外市场也是一样竞争惨烈。在越南、印尼等国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同样的摩托车从最初的1000美元直落到后来的200多美元,几无利润可言。价格战发展到后期对象已不是日资企业,而是同胞相残,直至两败俱伤,彻底退出东南亚市场。某知名企业老总就曾心有余悸地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最怕他乡遇老乡。长期的持续的价格战不仅使大量小厂惨淡度日,也使大企业元气大伤。在这种残酷无情而诡谲多变的市场竞争下,很多厂家都是苦苦支撑,更有甚者抱着捞一票就走的心态,谁都不知道明年的此时还能不能生存,遑论企业长远发展。在这种朝不保夕,急功近利的心态影响下,再空谈新品开发,近乎痴人说梦。 
    3、    摩托车的妖魔化和边缘化。 
    自从十多年前北京禁摩以来,全国禁摩的城市便呈多米诺骨牌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交通管理者都以诸如交通安全、环保问题甚至摩托车引发抢劫犯罪等貌似冠冕堂皇,实则荒唐可笑的理由将摩托车从城市里驱赶出去,然后躲在暗处窃笑不已:哗,城市清静了。这些口口声声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公仆们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只会采取野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不但使交通状况更加恶化,市民们出行更加不便,还严重损害了摩企的经济利益,挫伤了他们自主开发的积极性。本来城市是高端摩托车消费市场,摩企利润的重要来源,消费者审美意识也较高,可以有力的促使摩企进行外观设计等技术开发,本是相得益彰之事,这些城市管理者却不从实际出发,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简单粗暴的手段敷衍了事,结果使消费者和摩企都“很受伤”,实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悲哀。另外,主流媒体的漠视也使摩托车游离于公众视线之外,我们极少能看到在各大媒体上有关摩托车的报道,却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不惜笔墨的有关汽车资讯的报道。媒体的厚此薄彼使汽车和摩托车这一对本来须臾不离的亲兄弟彻底感情破裂了。 
    4、    造型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由于国内摩托车行业的不良竞争,导致厂商漠视产品开发。他们宁可投巨资聘请所谓形象代言人,追求短期效应,也不愿提高造型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待遇,某些厂家的造型部门干脆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作秀的工具而已。据了解国外摩企一般将销售利润的10%用于新品的开发,试问国内有哪家摩企能做到如此?国内专业的摩托车设计公司也屈指可数,很多时候是小产品设计公司的外延业务,而他们并不十分了解摩托车造型的特殊要求。国内的造型设计很多时候看起来更像小打小闹,局部改型、贴画设计是运用较多的手段,少数全新造型市场反应也不热烈,即使请国外的设计公司也很少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使有意开发新品的企业也裹足不前,犹豫不决凡是熟悉我国摩托车行情的人都知道,虽然我国摩托车的产销量都雄居世界第一,是毫无争议的生产大国,但却不是技术强国,尤其在摩托车外观造型设计等方面,屡屡被以本田为代表的日企等竞争对手以知识产权之名,在海内外市场上肆意打压,不仅经济利益受损,还颜面尽失。为何我国摩托车造型设计踟蹰不前,国内摩企又是如何应对的,有效的应对措施又是什么,本文拟作分析。 
    摩托车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从建国后单一的湘江750、幸福250到今天市场上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的各式摩托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的十多年间,我国摩托车产业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从1993年我国摩托车产量突破33.5万辆,第一次超越日本后,我国摩托车年产销量就年年攀升,不断刷新旧的历史,创造新的纪录。即使其间经历了残酷的价格战,遭遇了不合理的消费税、城市限牌、禁行等,也未能阻止摩托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据最新统计,2004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已达到创纪录的1700万辆左右,遥遥领先于日美欧等其他国家,海外出口也呈现出良好的局面,是当之无愧的摩托车生产大国。但不可忽视的是,摩托车大国并不是摩托车强国,遍布全国的数百家大小厂商,犹如一盘散沙,很少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生产的车型也千篇一律,了无新意,充斥市场的仍是诸如本田王款、铃木王款、公主款等日本企业十几年前的老车型。即使偶有国内厂商号称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车型,却怎么看都依稀流露出国外某同型车的身影。翻翻手边的摩托车杂志,印刷精美、构图讲究的广告彩页,字斟句酌、极其煽情的广告词,还有美艳性感的美女模特,烘托的却是再也熟悉不过的老面孔,这一切足以令业内人士深思。 
    为什么我国摩托车发展了数十年,却无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外观造型呢?为什么我国能短时间内成为世界摩托车产销量的巨无霸,却在产品的核心技术及自主开发能力上始终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呢?制约我国摩企自主开发设计的瓶颈在哪里呢?我想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    部分摩托车企业已经习惯了不费吹灰之力的“拿来主义”。 
    我国摩托车能够有超乎常规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种赤裸裸的拿来主义。在我国摩托车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缺少必要的造型手段,加之人们对造型设计的概念还很陌生,消费者对外观差异化的需求也不强烈,适当的采取拿来主义本无可厚非(当初日本也是通过仿造国外的先进车型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一阶段的“拿来主义”是无意识的,也是必须的。高速发展期,本应该是自主品牌发展自我特色设计,由量变到质变的蜕变过程,可是部分摩企已经形成了仿制仿造的思维。市场竞争的无序混乱也迫使厂家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价格战、广告战上,大家比拼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成本控制、促销手段等上面,而摩托车外观设计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再加上过去国内对知识产权的粗放管理,仿制侵权并没有相应的严厉惩罚,不劳而获仍旧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行业内很流行一句话:即“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那么谁还愿意花费大量金钱、精力和时间做事倍功半的事呢?有畅销的车型大家一哄而上,有钱大家赚就是了。 
    2、    残酷的市场竞争迫使愿意开发新品的厂家也有心无力。 
    在摩托车发展初期阶段,由于摩托车行业的进入门槛太低,造成摩托车行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导致偷漏税造成摩托车的相对高额利润,造成摩企蜂拥出现,大小厂家遍地开花,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再加上同质同品,厂家不可避免的爆发恶性价格竞争。不仅在国内市场如此,海外市场也是一样竞争惨烈。在越南、印尼等国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同样的摩托车从最初的1000美元直落到后来的200多美元,几无利润可言。价格战发展到后期对象已不是日资企业,而是同胞相残,直至两败俱伤,彻底退出东南亚市场。某知名企业老总就曾心有余悸地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最怕他乡遇老乡。长期的持续的价格战不仅使大量小厂惨淡度日,也使大企业元气大伤。在这种残酷无情而诡谲多变的市场竞争下,很多厂家都是苦苦支撑,更有甚者抱着捞一票就走的心态,谁都不知道明年的此时还能不能生存,遑论企业长远发展。在这种朝不保夕,急功近利的心态影响下,再空谈新品开发,近乎痴人说梦。 
    3、    摩托车的妖魔化和边缘化。 
    自从十多年前北京禁摩以来,全国禁摩的城市便呈多米诺骨牌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交通管理者都以诸如交通安全、环保问题甚至摩托车引发抢劫犯罪等貌似冠冕堂皇,实则荒唐可笑的理由将摩托车从城市里驱赶出去,然后躲在暗处窃笑不已:哗,城市清静了。这些口口声声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公仆们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只会采取野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不但使交通状况更加恶化,市民们出行更加不便,还严重损害了摩企的经济利益,挫伤了他们自主开发的积极性。本来城市是高端摩托车消费市场,摩企利润的重要来源,消费者审美意识也较高,可以有力的促使摩企进行外观设计等技术开发,本是相得益彰之事,这些城市管理者却不从实际出发,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简单粗暴的手段敷衍了事,结果使消费者和摩企都“很受伤”,实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悲哀。另外,主流媒体的漠视也使摩托车游离于公众视线之外,我们极少能看到在各大媒体上有关摩托车的报道,却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不惜笔墨的有关汽车资讯的报道。媒体的厚此薄彼使汽车和摩托车这一对本来须臾不离的亲兄弟彻底感情破裂了。 
    4、    造型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由于国内摩托车行业的不良竞争,导致厂商漠视产品开发。他们宁可投巨资聘请所谓形象代言人,追求短期效应,也不愿提高造型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待遇,某些厂家的造型部门干脆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作秀的工具而已。据了解国外摩企一般将销售利润的10%用于新品的开发,试问国内有哪家摩企能做到如此?国内专业的摩托车设计公司也屈指可数,很多时候是小产品设计公司的外延业务,而他们并不十分了解摩托车造型的特殊要求。国内的造型设计很多时候看起来更像小打小闹,局部改型、贴画设计是运用较多的手段,少数全新造型市场反应也不热烈,即使请国外的设计公司也很少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使有意开发新品的企业也裹足不前,犹豫不决以上四点大致是造成我国摩托车造型设计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这种一条腿走路的尴尬局面也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注定不会长久的。如果说加入wto之前,还可以依靠国家的某些保护政策,凭借简单的模仿,低廉的价格等低层次的东西来占有一席之地的话,那么在加入wto两年之后的今天,这种生存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摩托车厂商这两年来越来越不能容忍中国摩企的这种行为了。一方面,本田、雅马哈、铃木等国外摩托车企业凭借资本、技术研发、品牌优势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建立本土化的生产基地,调整在华战略,力图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另一方面,高擎保护知识产权之大棒,通过知识产权调查进行大规模的打击中国企业仿冒侵权行为的行动。日方已派知识产权代表团与我国相关部门进行了数次谈判,且接触级别不断提高,日本外务省还在全部日本驻外使领馆中设立专职负责知识产权事务的官员,以全面了解掌握当地仿制日本产品的现状、与进军海外市场的日本企业进行磋商,接受企业申诉并向当地政府提出要求与意见等,防止日本产品受到仿制品的侵害,全面保护本国知识产权。日本官员称中国90%的技术侵犯了日本的专利,80%的产品外观侵犯了日本的专利。日本企业不仅利用其政府对我国摩企施加压力,还直接状告我国企业。如著名的本田状告重庆力帆商标侵权案,雅马哈状告天津港田侵犯商标案等。从日本厂商频频出击打压我国摩企的举动来看,日本决意利用知识产权压制我国企业,以图重新占领我国市场以及第三世界市场,从而恢复摩托车霸主的地位。 
    可喜的是,我国摩托车行业这两年来也采取了许多积极的应对措施。宏观调控方面,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目录公告,3c认证,生产准入审核等强制性措施,旨在提高摩托车生产进入门槛,进一步规范摩托车行业秩序、逐步净化市场,加强行业自律与整合,使部分生产条件较差、产品质量不能保证的生产企业停产或淘汰。而国内摩企也知耻而后勇,在市场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纷纷加快了整合的步伐,通过联合重组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加快新产品推出速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努力突破企业发展的软肋。如宗申入主比亚乔、建设收购南方雅马哈、劲隆牵手光阳等等。在近两届的广摩展上,我们可以惊喜的看到,国内自主开发、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新产品越来越多。如宗申的街跑,劲隆的太子等。虽然有些还略显稚嫩,但毕竟已经是可贵的进步了。 
    当前的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包括技术、管理、成本控制、资本等全方位的比拼,产品外观设计作为直接表达企业设计实力的关键部分,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更是重中之重。国内企业若想与国际企业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必须提升自主开发能力,构筑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应对世界范围的市场竞争。希望国内摩企能在今后抓住市场机遇,苦练内功,改善内部管理,加强技术创新,营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专业设计人员,我们有责任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我们设计的出发点,以新时代的审美情趣为表现理念,在满足市场用户各种喜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外观造型设计的才能,运用人机工程学、仿生学等造型手段,创造出更安全、更舒适、更体贴、更富有人情味的摩托车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7-2009 17: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很专业哟,是不是内行人士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3-2010 18: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很有道理,目前就是这个现状的
一切都是仿制,即使有合作也是老外来骗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7-2010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自主创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8-2010 00: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自主创新,要从里到外的好。
    虽然我们的外观上了一个台阶,可以说有的车型很不错,但发动机,变速器,还很不行。有时虽然车子不好看,但人家的发动机提速快,耐用,其他部分也还行,车子依然卖得很好。
      可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过硬的发动机和变速器核心技术。其他的国内已经很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3-2011 15: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决定产品,如果市场大量需求高档摩托车,我认为是国内可以做得出来。要知道全新开发一款新车花多少钱不?国内没有哪个老板愿意做这种亏本生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3-2011 16: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中国现在的城市交通更适合纤瘦环保安全的车进驻!无奈国人总是只看着他人光亮的外表。将汽车高高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1-11-2024 01:32 , Processed in 0.61560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