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687查看
  • 1回复

[部品试验] 线束的性能检测设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6-2015 17:5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7-6-2008 09: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1    整车线束应符合:QC/T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1.1规定了检验线束尺寸的标准。
    1.2规定了电线束中所用材料和零部件所符合的性能要求。
    1.3规定了端子与线束的连接方法及连接后应符合的要求。
    1.4 规定了端子与线束连接点应符合的要求。
    1.5 密封塞在压接时不应损伤。电线与密封塞之间、密封塞与护套之间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间隙。
    1.6电线束包扎时,应紧密、均匀,不应松散。采用保护套管时,无位移和影响电线束弯曲现象。
    1.7电线束中电线及零部件应正确装配,不应有错位现象,端子在护套中不应脱出。
    1.8 电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
    1.9电线束需要进行耐高、低温、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试验;耐振动性能试验;耐盐雾性能试验;耐工业溶剂性能试验等。
    2    线束制作过程中线束与端子压接要满足:QC/T29009-1991 。常见检查、试验有:
    2.1  外观检查:肉眼观察接头表面应整洁、无毛刺和尖角等缺陷;接头应能保证装接到电线或电器上时,不出现断裂或裂纹。
    2.2  耐潮试验:在相对湿度为90%~95%,温度为40±2℃的环境下进行。试样在耐潮箱中历时100h后,取出并在自然环境下干燥24h后,检查其接触接头必须经受耐潮试验而不破坏其接触可靠性
    2.3  接头在电线上的接合牢固性试验:在被测接头上用法码或测力计根据线束粗细加规定的静拉力,历时10s后观察之。
    2.4 电压降试验:电压降测定应在完成耐潮试验后进行。
    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束接头应满足:QC T 29013-91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该标准主要规定了蓄电池电线束与电瓶正、负极接线柱连接的接头尺寸规格。
    4    QC/ T 417.1-200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本标准对汽车部分的电线束插接器进行了专业术语的定义,规定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
    5    整车线束中的重要部件配电盒应满足:QC /T 707-2004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技术条件。
    5.    1?接线盒为连续定额。应能在-40℃~70℃(驾驶室内)、-40℃~110℃(发动机罩下)的温度范围内正常接通、断开,其储存温度分别为-40℃~90℃(驾驶室内)、-40℃~130℃(发动机罩下)。
    5.2各种型式试验试验项目、要求及试验方法如下:


    6    电线束做为整车线束的主要材料应满足:QC /T 730-2005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线。线束应符合以下主要性能:
    6.1 电气性能,包括:导体直流电阻、绝缘缺陷、耐电压、体积电阻率。
    6.2 物理机械性能,包括: 耐高温压力、剥离力试验。
    6.3  耐低温性能,包括低温卷绕、低温冲击试验
    6.4  耐磨性能试验
    6.5  耐热性能试验,包括短期老化、长期老化、热收缩、热过载试验。
    6.6  耐环境和化学品性能,包括:
    6.6.1  耐液体试验:电线应进行耐汽油、柴油和机油试验;
    6.6.2  标志耐久性试验:电线上的标志应能经受耐久性试验。试验后所有电线标志应保持清晰;
    6.6.3  耐臭氧试验:电线应能经受192h耐臭氧试验不开裂;
    6.6.4  耐热水试验:电线应能经受耐热水试验不开裂,其绝缘体积电阻率应不小于109n.mm。再经受1min 1 kV (均方根值)耐电压检查应不击穿;
    6.6.5  耐交变湿热性试验:卷绕后的电线应能经受交变湿热试验而不开裂,再经受1min 1kV(均方根值)耐电压检查应不击穿。
    6.7  抗延燃性能试验:电线应进行抗延燃试验,移去火焰后应在70s内自行熄灭,在试样上端应保留最少50mln未燃绝缘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6-2015 17:5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7-6-2008 0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5.9 线路导通、短路、错路的检验,在专用检验装置上进行。
    5.10 电线束耐低温试验:将试样放在表5中下限贮存温度值的低温箱内,温度偏差为±2℃,时间为8h,再在常温下放置24h后,检验电线束应符合4.11.1的规定。
    5.11 电线束耐高温试验:将试样放在表5中安装位置所对应的上限贮存温度值的高温箱内,温度偏差为±2℃,时间为8h,再在常温下放置24h后,检验电线束的相应部位应符合4.7和4.8的规定,整体电线束应符合4.10的规定。
    5.12 电线束耐温度变化试验,在不工作状态下进行。根据试样的安装位置将表5中下限工作温度值和上限工作温度值作为试验温度,在每一种温度中的暴露时间为2h,温度转换时间不大于12min,循环次数为5次。再在常温下放置24h后,检验电线束的相应部位应符合4.7和4.8的规定,整体电线束应符合4.10的规定。
    5.13 电线束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试验,按QC/T 413-2002中4.11在不工作状态下进行,再在常温下放置24h后检验电线束应符合4.12的规定。
    5.14 电线束耐振动试验,在不工作状态下,按QC/T 413-2002中4.1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检验电线束应符合4.13的规定。
    5.15 电线束耐盐雾试验按QC/T 413-2002中4.13规定进行,试验后检验电线束应符合4.14的规定。
    5.16 电线束耐工业溶剂试验,在不工作状态下进行。按表6规定的溶剂顺序,同一试样经每种溶剂20个循环后按不同的安装位置分别进行检验。试验后检验电线束应符合4.15的规定。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2-2-2025 13:20 , Processed in 0.51481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