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779查看
  • 5回复

中国汽车设计瓶颈在哪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8-2015 11:1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1-2-2007 10: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汽车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由于舆论的夸大(设计难度),以及在传播理念上(深不可测)过于渲染,被人为地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知之不多)。而在不少外国汽车公司看来,利用公开的设计资源(委托设计公司咨询包括模型设计制作),属于花钱买思想(创意)的一种参考,是对自己(企业)设计补充的一种方式或途径,最终的设计还得依靠自己的判断和能力来完成,否则又怎么来体现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个性?

      汽车设计外包已经成为当前一些自主品牌的“捷径”,由幕后走到前台,有些车型甚至直言不讳地对外声称或在宣传资料中写明是委托某外国设计公司设计的。
      
      不仅如此,就连工程设计也交给海外全包了,称这是交钥匙工程。对于这种做法有人描述为,省时省力,就是不省钱。

      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

      “中国汽车正进入一个充分竞争时代,需要设计来支撑。”

      业内人士不回避汽车设计走俏的关键是市场的拉动。对厂商来说,是产品竞争驱动的必然趋势。问题是,在众多厂商推出的汽车中又有多少是能让市场接受的呢?

      长期以来,对于模仿与抄袭很难界定,官司不断,尽管不少媒体公开点名有些车型就是抄袭,不少汽车论坛也在声讨抄袭之风的危害,但收效甚微,置若罔闻。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又说明了什么?

      1 设计外包成风

      在去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有人作过统计,外包式的自主品牌不少,相当一部分的自主品牌都与国外设计公司有合作的关系。内行人说,说穿了外形设计请老外代劳,是出于对市场的考虑(外观设计占了外包的大头),有的是“借腹生子”(利用国外成熟车型挂上自主的品牌),想尽各种方式贴上自主的牌子就自主了。

      这样的自主品牌,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货真价实的不多,含金量高的不多,有特色的不多。这是什么原因?

      如在车展上,一家以生产商用车出名的汽车企业也推出两款概念车,一眼就能看出,这完全是外国人的理念,并没有中国元素在里面。事后,记者在一份资料中看到,这两款概念车出现在一家曰本设计公司的“成果”介绍中。类似情况已经不少。对国内缺乏设计能力的企业要打自主创新牌,挤入轿车领域,选择外包成为捷径(主要考虑到市场的卖点,还能找到自主开发的理由)。问题是,这些设计都似曾相识,低水平重复。

      从车展中了解到,有的境外设计公司已经把“设计当作商品”再兜售给中国的汽车企业,尽管贴上了“度身定造”的标签,但如果仔细研究就不难看出有雷同之处的痕迹。有的干脆就是“照搬”,或拷贝不走样。迎合与妥协,甚至卖弄,消解了设计本身的属性。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设计(价值)有时很难判断,没有定量的界定依据。由于客户对设计理解差异很大,甚至不专业,这就为设计业中的滥竽充数提供了机会。所以,有人说,设计行业和广告咨询业一样,都很“糨糊”,不光内资企业有,外资企业也有。如上海某外资设计公司挂的是设计公司招牌,实际上是个皮包公司,就连起码的造型室都没有。这样的设计机构在上海很多。所以,设计公司的依附性也就可见一斑。

      有人在北京车展现场做过对比(用录像和照片),自主品牌的模仿设计占40%~70%(外观和内饰)。其中不少仿制设计都是出自外国设计公司之手(厂家介绍)。但比较直观的是,一些靠“模仿秀”尝到甜头的厂家更是毫不顾忌地“整车复制”,从微型车到SUV,再到轿车和跑车。这种拿来主义的车型有些企业已经上瘾。即便是迎合了低端市场的需求,但从品质的角度看还是很难让市场接受,用户也明知是仿冒的,但也不无自嘲地承认,“真的买不起,假的也一样,过把瘾吧”。但也不排除有的是出于经营考虑,买一辆SUV,可以客货两用,又不受城市限行。

      此外,一家活跃的厂商公开向用户介绍他们的产品,“这是在花冠平台上设计的车型”,还白纸黑字地写在展示牌上。记者问,这车与花冠平台怎么联系得上?回答是,这是类似于花冠的平台。再追问,此车与花冠有什么关系?回答则支吾起来。

      这样的例子不少,无论是车型的模仿,还是在对外传播、产品推介中,那种借势搭船弄巧成拙、出尽洋相的不在少数。如某车只卖5万~6万元,则说是搭载了宝马的发动机,这就难以置信。

      巨大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的悬殊;市场超前,产业滞后,乃至竞争无序,市场细分还不充分等,导致汽车行业仿冒成风,司空见惯,尽管受到舆论的压力,但实际上还是我行我素。

      2 自主原创乏力

      “汽车设计市场现在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的背景都有。”

      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说,汽车设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同样的设计,挂外国设计公司的头衔身价就大不相同。

      汽车设计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设计问题。有人作过分析,目前国内的汽车设计分为五种,有合资背景的仿制设计;通过收购方式的设计;与国外设计公司合作的设计;委托和买来的设计;完全本土设计。

      这些设计基本上没有原创的元素,内涵单一,属于模仿设计的居多。有些还惹上了不少麻烦(抄袭之嫌)。

      汽车设计成了中国本土汽车发展的拦路虎。

      事实上,中国企业学费没有少缴,而在设计上却始终没有大的突破。中国汽车的尴尬究竟在哪里?

      汽车设计作为产品竞争的秘笈,早已被认同。但受商业化的制约,真正好的、被公认的设计并不多。长期以来,有关“原创与仿制”的争论从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当下以自主品牌名义的汽车设计就格外引人关注。

      从纵与横两个方面来观察汽车设计,不能说一无是处。纵向比较有很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汽车设计观念上的认识,即便像低端车也能充分考虑到“外形的要求”。从横向比较看,模仿设计成了本土汽车设计的瓶颈。一方面过于依赖外国设计公司,另一反面又受制于合资企业的束缚,再有来自市场的压力和诱惑,不肯在设计上下苦功,总想走捷径。动辄就拿出近十款尚未投产的车型和系列发动机(这在国外也极为罕见)炫耀。看起来很风光,但深究一下就会发现,能够上规模和批产的有又多少?从专业的角度思考,国外开发一款车型至少要数十亿元的投入,开发周期三年左右才行,而我们则像老母鸡下蛋一样,设计也快“批产化”了。这里是否考虑过投入产出的可行性?此外,还有“挂羊头卖狗肉”的设计,也有包装式的设计(改款设计),或更名换姓的设计,把功夫花在概念设计或炒作上,就是不肯下苦功、有一个长远的设计战略等等。

      现在自主品牌新车很多,但能在市场站住脚的又有多少?被消费者称道的又有多少?事实上的差距,与巨大的成本付出,以及惊人的浪费(重复无特点的车型)则一点都不容乐观。

      3 外来和尚好念经

      目前国内有不少境外设计公司或代理机构,鱼龙混杂,它们主要业务就是承接汽车设计的资讯和代理业务。据调查,他们的主要设计力量还是放在本国,在华只是业务代表和办事机构而已。最近,意大利汽车设计协会在积极组织中国车企参观意大利的设计公司,此外,曰本和美国也在积极跟进。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汽车设计市场业已形成。相对而言,国内本土汽车设计还是比较薄弱,主要是以非主流汽车企业为主。现在不少国内汽车企业都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把设计目光转移到境外设计公司身上,抢时间,争速度,尽快兑现回报,就是不肯苦练内功。如此下去,岂能不忧?汽车设计外包的背后,实际上还是暴露了汽车厂商底气不足的软肋,但又不甘市场蛋糕被人切割。令人不安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企业不在少数,中国本土汽车“大而不强”的原因不难找到。

      但从长远看,以外包的方式代替自主开发,心里总不踏实,尤其是在市场到了充分竞争化的今天,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

      汽车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由于舆论的夸大(设计难度),以及在传播理念上(深不可测)过于渲染,被人为地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知之不多)。而在不少外国汽车公司看来,利用公开的设计资源,属于花钱买思想的一种参考,是对自己设计补充的一种方式或途径,最终的设计还得依靠自己的判断和能力来完成,否则又怎么来体现产品的竞争力和个性?尤其在工程设计和实验方面,各汽车公司都有庞大的设计部门做后盾,手握核心和关键技术。

      “过于依赖设计公司是幼稚的。”

      国外汽车公司一位设计总监说过,设计创新不能替代,必须源自企业主体或自己掌握。不少有影响的车型,以及原创的汽车都是源自企业的深厚积累和综合实力。对于汽车设计而言,没有技术实力支撑只能是纸上谈兵,简单的拿来不会有持续的竞争力,所以,重新认识汽车设计在自主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12-2017 12:13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3-3-2007 22: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此观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3-2007 10: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手赞成!!:victory:
    我觉得这种现象和本土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2008 20: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设计市场现在是鱼龙混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5-2008 09: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5-2008 12: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汽车公司一位设计总监说过,设计创新不能替代,必须源自企业主体或自己掌握。不少有影响的车型,以及原创的汽车都是源自企业的深厚积累和综合实力。对于汽车设计而言,没有技术实力支撑只能是纸上谈兵,简单的拿来不会有持续的竞争力,所以,重新认识汽车设计在自主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汽车从无到有何来“企业的深厚积累和综合实力”,所以现在走的艰难,各种方法都是尝试,教点学费不过分。
    所以大家要给中国汽车支持,这种支持不是骄纵,但也不是一味否定,成功的路是摸索出来的,不是用嘴说出来的。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11-2024 12:25 , Processed in 0.52996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