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320查看
  • 1回复

漆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病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8-6-2015 07:3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5-2-2007 20: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漆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病态汽车外饰
    1、漆膜变色--漆膜的颜色因气候环境的影响而偏离其初始颜色的现象。它可能包括褪色、变深、变黄、漂白、变白等。

    2、泛金光--色漆漆膜表面颜色转现出古铜色金属光泽的现象。

    3、褪色--色漆漆膜的颜色因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而变浅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色漆中颜料(尤其是某些有机颜料)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褪色而引起的。

    原因分析:

    ①色粉耐光耐侯性不良;②漆膜受大气中化学物质影响。

    4、漂白--色漆漆膜因经受酸碱等化学作用,致使其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完全变白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色漆中颜料发生化学作用而分解,失去原有色彩而造成的。

    5、变黄--漆膜在老化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黄倾向。同义词:泛黄。

    原因分析:

    ①树脂不耐黄变,耐候性差。②树脂耐酸碱及化学品性不良,或漆膜长期暴露于此严酷环境中。③漆料中含有耐候性不良的助剂。

    6、变深--色漆漆膜的颜色因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变深、变暗[黑]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漆基颜色因受紫外线辐射而变黄、变深,以及含铅颜料与大气中存在的硫蒸汽或硫化氢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铅而造成的。

    7、破坏--漆膜;老化过程中呈现的各种性能变坏的现象。例如:由漆膜强度、柔韧性、附着力等降低,或出现粉化、开裂或剥落等现象。

    8、起霜--在原来有光泽的漆膜表面上呈现乳白色似霜附着物的现象。在起霜的初始阶段很容易用湿布将霜擦去。同义词:起雾。

    原因分析:

    ①增塑剂等助剂结晶从表面析出。

    9、失光--漆膜的光泽因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而降低的现象。

    原因分析:

    ①漆料配比不正确。②底材表面张力过小,导致上层涂料流平性不佳,从而造成光泽不良。③干喷面涂。④选用不良稀释剂或稀料过于快干。⑤通风不良,导致漆雾反蚀漆膜。⑥漆料变质、肝化、胶化等导致失光。

    10、变白--漆膜经受水、汽油等液体浸泡后,由于发生蜂窝状的溶胀,而使其表面呈现乳白色的现象。轻微的变白会随液体挥发而消失;严重的变白,即使液体挥发后,也不能恢复原状。

    11、溶胀--漆膜经受液体浸泡后,由于液体浸入整个漆膜,而使其发生增厚变软的现象。

    12、软化--漆膜经受液体浸泡后,由于溶胀而使硬度明显降低的现象。

    13、起泡--涂层因局部失去附着力而离开基底(底材或其下层)鼓起,使漆膜呈现似圆形的凸起变形。泡内可含液体、蒸汽或其他气体、结晶物。

    原因分析:

    ①稀料挥发过快。②施工漆膜过厚且进入烘烤过快。③烘烤过快,施工完毕后未有足够闪蒸时间。④漆膜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中,水气渗入漆膜而造成,温度升高时,水气顶起气泡。

    14、开裂--漆膜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变化。通常是由于漆膜老化而引起的。它的比较重要的几种形式如下:

    A微裂--很细浅的表面裂纹且分布不规则的一种开裂形式。

    B细裂--细浅的表面裂纹且大体上以有规则的图案分布于漆膜上的一种开裂形式。

    C小裂--类似于细裂,但其裂纹较为宽深。

    D深裂--裂纹至少穿透一道涂层的一种开裂形式,最终可导致漆膜完全破坏。

    E龟裂--宽裂纹且类似龟壳或鄂鱼皮样的一种开裂形式。

    F乌爪裂--裂纹图案类似于乌鸦爪样的一种开裂形式。

    15、剥落--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其下涂层,或者涂层完全脱离底材的现象。同义词:脱落、脱皮。

    16、片落--漆膜以大小不同、分布不匀的碎片形状呈现的脱落的现象。通常由开裂造成。

    17、侵蚀--漆膜由于天然老化和风沙造成的自然磨损,且有可能导致底材裸露的现象。

    18、粉化--漆膜表面由于其一种或多种漆基的降解以及颜料粉的分解,而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的现象。

    原因分析:

    ①面涂里使用环氧树脂。②面涂里色料耐光耐候性不良

    19、脆化--漆膜由于老化等原因,致使其柔韧性变坏的现象。

    原因分析:

    ①漆膜在严酷环境中降解变质。②漆膜中增塑剂挥发掉导致变脆。

    20、回粘--干燥不发粘的漆膜表面随后又出现发粘的现象。

    注:此病态一般是启于聚合不足的油、沥青或其氧化产物的脱液收缩作用(即液体胶体中排出引起,或底材处理不当,底材中的松香、油污、增塑剂等物从漆膜表面渗出而引起。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易促使产生此类病态。

    21、污染痕迹--漆膜由于渗入外来物所导致的漆膜局部变色的现象。

    22、长霉--在湿热环境中,漆膜表面滋生各种霉菌的现象。

    23、生锈--漆膜下的钢铁表面局部或整体产生红色或黄色的氧化铁层的现象。它通常伴随有漆膜的气泡、开裂、片落等病态。

    24、生白锈--漆膜下的有色金属表面局部或整体产生白色粉状氧化层的现象。它通常伴随有漆膜的气泡、开裂、片落等病态。

    25、针孔状腐蚀--漆膜表面呈现(许多)非常小的圆形腐蚀斑点的现象。这是由金属底材的腐蚀产物引起的。

    26、丝状腐蚀--漆膜由于其下的金属表面发生细丝状腐蚀而呈现的疏松线状隆起的现象。这种丝状腐蚀常由一个或几个腐蚀生长点辐射而成。
    汽车电器技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10-2007 22: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需要
    谢谢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6-2-2025 07:06 , Processed in 0.46109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